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热门看点:嘉庆亲弟永璘爱豪宅不爱江山,这是装出来的吗?

时间:2023-01-30 13:48:47    来源:趣历史网    

众所周知在古代皇权斗争极为激烈,那么嘉庆亲弟永璘爱豪宅不爱江山,是他本性如此还是为了自保故意装成这样的呢?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嘉庆四年正月,在位时间仅次于圣祖康熙的乾隆(在皇位上60年)病逝;嘉庆在皇考乾隆大丧之日便迫不及待对和珅动手,最终和珅自缢而死,抄家抄出了8亿两白银。

虽然嘉庆非常痛恨和珅,但是并没有牵连其家人,和珅唯一的儿子、十公主和孝公主的额驸丰绅殷德仍旧可以住在原来的府邸。不过原来的和珅府邸被一分为二,一半留给和孝公主与额驸丰绅殷德,而另一半则是赏赐给了庆郡王,并且将半数的财产给了庆郡王。


(资料图片)

要知道和珅作为“大清第一大贪官”,其宅子豪华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嘉庆帝不仅送豪宅,还送财产,可见对这位庆郡王极为宠爱与重视。

这位庆郡王究竟是谁呢?

原来是嘉庆帝的同母胞弟永璘,而且还是乾隆帝最小的儿子,是魏佳氏晋封为皇贵妃,四十时所生的儿子。人都说“幼子是最惹人疼爱的、最调皮的”,确实如此。

永璘从小就很聪明,但却总是玩世不恭的样子,不爱江山爱豪宅,真的是跟自己的皇叔弘昼一样故意装的吗?

01 乾隆老年得子

永璘是乾隆帝最小的儿子,出生于乾隆三十一年五月,此时的乾隆已经56岁,即便是生母魏佳氏也已经40岁。对于乾隆来说算是老年得子,对于魏佳氏来说是自己最小的儿子,自然是疼爱有加。

永璘的生母魏佳氏,应该说看过清宫剧的人基本上都认识:乾隆中期最宠爱的妃子,而且非常的励志!尤其是我们在看《延禧攻略》的时候,女主魏璎珞从一绣女做到了皇贵妃的位置上,看着就觉得很爽。

当然影视剧中的魏佳氏跟真实历史上的魏佳氏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首先魏佳氏并非绣女出身,是通过选秀入宫;

其次魏佳氏并不是孝贤皇后富察氏身边的大宫女,而是早早地便成为了乾隆身边的妃嫔,只是位份比较低,而且一开始并不怎么受宠(虽然得孝贤皇后提拔与推荐,但孝贤皇后作为乾隆心目中的“白月光”,有孝贤皇后的地方,看不到魏佳氏的存在很正常),所以在一开始的数十年间并未生下一子半女。

魏佳氏开挂的人生是从孝贤皇后富察氏病逝,继后那拉氏失宠开始的,之后十年的时间内生下四子两女,只是皇十四子永璐、皇十六子都夭折,魏佳氏所生的四个儿子中长大成人除了皇十五子永琰(嘉庆帝),另一个便是皇十七子永璘。

魏佳氏已经40岁的年纪还能生下一子,可见乾隆确实宠爱她,正如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一样;但时间的时间接连产下六位皇子公主,魏佳氏的身体必然亏损严重。

在永璘年仅9岁,魏佳氏49岁时病逝。

魏佳氏病逝这一年,永琰已经16岁,在清朝来说已经算是长大成人的年纪;但永璘还只有9岁,自然还需要人照顾,乾隆便将永璘交给了颖妃巴林氏抚养。

《清实录》:又谕,庆郡王永璘,自幼蒙颖贵太妃抚养。

颖妃巴林氏虽然没有生下一子半女,但乾隆照样将其封为颖妃,可见巴林氏的娘家确实不容小觑;巴林氏属于蒙古镶红旗,比永璘的生母魏佳氏小了4岁,不过巴林氏长寿,一直活到了嘉庆五年。

在清宫剧《如懿传》中令妃魏佳氏与颖妃巴林氏不和,明争暗斗,但其实真实的历史上魏佳氏与巴林氏是站在同一阵营的,在继后那拉氏失宠后,魏佳氏将自己同一阵营的巴林氏与庆妃陆氏扶持起来。

魏佳氏长大成人的两个儿子,皇十五子永琰交给了庆妃陆氏抚养长大,而皇十七子永璘则是在魏佳氏病逝后交给了颖妃巴林氏抚养。

养母不同于生母,巴林氏只能是宠爱养子永璘,而不能太过严厉,毕竟谁也不想担一个“苛待养子”的罪名;正是因为养母只宠不管束,在永璘性格的养成上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02 永璘真是在学自己的皇叔弘昼故意装傻吗?

永璘是乾隆最年幼的皇子,又是老年得子,乾隆自然是对永璘宠爱有加。乾隆在时,很喜欢带着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一子永瑆(淑嘉皇贵妃所生)以及皇十七子永璘巡幸外出。

永璘每次跟着外出的时候,并不像自己的两位兄长一样乖乖地跟在父皇乾隆的身边,而是悄悄的跟在队伍的后边,因为那样对永璘来说可以跟身边的人有说有笑,不用那么拘束;如此也可以看得出来,永璘确实从小就表现出桀骜不驯的样子。

再从前恭遇皇考巡幸,朕与成亲王永瑆,俱谨随辇跸,不敢稍离。而永璘则往往偷安,行走落后,竟不系撒袋,直至驾诣行宫时,始随班跟入。

永璘的兄长永琰既然能知道永璘如此顽劣,乾隆必定也是知道的;乾隆既不训斥也不阻止,可见对这个幼子确实很放纵。或许正因为永璘的放纵,才成全了永琰,得以被秘定为皇储。

所以很多人都说:永璘跟自己的皇叔弘昼一样聪明,是故意装傻,毕竟自己太聪明就不见得有好的下场了。

再次补充一点:弘历(乾隆)12岁时第一次见到皇祖康熙,便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康熙在晚年挑选继承人时,不仅要考虑继承人的综合素质,而且还考虑继承人的儿子中是否有人中龙凤,最起码能确保大清三世太平。而弘历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康熙接入宫中亲自抚养,所以很多人说雍正之所以能继承皇位,跟自己的儿子弘历有关系,弘历是雍正争得皇位的一大筹码。

所以雍正继位后便将庶子弘历秘定为皇储,而且很是重用;这一点自然伤了皇三子弘时(实际上的长子)的心,弘时确实也表现出了自己的不满,最终被雍正赶去做了八叔允禩的儿子,最终在狱中抑郁而终;所以我们一般认定雍正是在为弘历顺利继承皇位扫清障碍。

而弘历的弟弟弘昼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皇考雍正想要将皇位传给哥哥弘历,自己必定不能表现得太优秀,所以便开始装傻,而且非常的过分,竟然还做了“活出丧”的事情,为得就是保住自己一生的平安。

而永璘的处境确实跟当时的弘昼很像,毕竟在永璘7岁时,永琰就被秘定为皇储;虽说是秘定,但其实从乾隆的好恶上,也是能看出一些端倪的;永璘从小便生活在皇家,又怎么会不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呢?

03 永璘得和珅豪宅

永璘14岁时,乾隆为其择选嫡福晋,所挑选的是阿里衮的女儿钮祜禄氏。

阿里衮是谁?

提到阿里衮我们比较陌生,但是提到遏必隆大家便不陌生了。遏必隆既是康熙年幼时期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又是康熙的老丈人,是实打实的满勋贵族,而阿里衮便是遏必隆的孙子。

阿里衮也算是大清的功臣吧,在征战缅甸的过程中病死于军中,乾隆准许其入贤良祠;而且还将阿里衮的孙女指婚给了永琰的嫡长子绵宁(后来的道光帝),而阿里衮的孙女便是孝穆成皇后。

如此说来,永璘的嫡福晋钮祜禄氏可以说是家世非常的显赫,也可以看得出乾隆对幼子确实用心。乾隆五十四年时,乾隆将永璘封为贝勒,打算给永璘修建一座王府,让其出宫居住。而且还在永璘搬到王府以后,亲自前往永璘的家里做客。

乾隆在给永璘分府邸的同时,还给了永璘一座当铺,价值四万八千余两;估计乾隆也觉得自己的这个幼子玩世不恭,不适合建功立业,若不给一些财产,万一往后养活不了自己的府邸该如何是好。不过永璘虽不擅长与处理朝政,但确实做生意的好手,乾隆给他的当铺不仅没有赔,而且还赚了钱。

谕曰,十七阿哥业封贝勒,理宜分府居住。今伊府第将次修竣,著交该处,所有应得款项,即行查例办理。俟秋冬工竣时,选择吉日移徙。

不过永璘并不喜欢自己的宅子,一直心心念念和珅的府邸,而且毫不避讳说出:“反正我自己肯定不会当皇帝,我只希望哪位兄长坐上皇帝了,能将和珅的宅子赏赐给我,我就满足了。”

永璘敢当众说出这样的话,可见其确实很荒唐;要知道此时和珅还是乾隆的宠臣,位高权重,永璘如此说话,好像就是在说“和珅必定命不久矣了”,丝毫不担心得罪权臣和珅;不过荒唐之中,又能让乾隆与诸位兄长放心,因为永璘既是在表明自己确实喜欢和珅的宅子,又是在说清楚自己无心皇储之位,所以诸位兄长无需将自己视为眼中钉。

嘉庆四年,乾隆病逝后;嘉庆在皇考乾隆的大丧之日便对和珅动手,在除掉和珅以后嘉庆便将和珅的府邸一分为二,一半留给了和孝公主继续居住,而另一半则是直接上赐给了永璘,此时的永璘已经被嘉庆帝封为庆郡王。

永璘虽然被封了郡王,有了实权,按理说可以参与朝政的处理;但嘉庆只允许其在内廷行走,并没有让他处理太多的事情。

或许有人认为,嘉庆帝是有心防着自己的亲弟弟永璘吗?

不过我个人认为,并不是!或许正如嘉庆所言永璘“材质中和”,确实不堪大用;

04 多次犯错

永璘虽然是乾隆的“心头宝”,嘉庆也对亲弟弟极为宠爱,但永璘一而再再而三犯错。

嘉庆五年,在永璘的养母颖贵太妃病逝前一个月,是颖贵太妃的寿辰;俗语有言“人活七十古来稀”,永璘作为养子自然也是极为重视养母寿辰的。便准备好寿礼,派人直接送到了颖贵太妃的寿康宫里。

按照大清的规矩:永璘是需要先让嘉庆知道,得嘉庆允许后才能将寿礼送往寿康宫。

显然永璘此举不仅荒唐,而且还没将嘉庆放在眼里,嘉庆自然是生气的;便狠狠的斥责了永璘。

其实嘉庆不仅仅是单纯斥责永璘不按照规矩办事,更是在借机斥责永璘素日与太监、侍卫们来往太过亲密。永璘本身就是无拘无束的性格,对待别人很是平易近人,跟护卫们也是有说有笑的,没有王爷的架子。

在太监、侍卫们眼里永璘是一位没有王爷架子的人,但在一国之君嘉庆的眼里就是“不识大体”;便给了永璘惩戒:让永璘退出乾清门,不过仍旧可以在内廷行走。

次年,永璘因为“听错了话”再次被嘉庆帝惩罚,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左德修是张廷玉(雍正心腹大臣)的儿子张若渟的侄孙婿,在参加殿试的时候被侍卫搜出身上有夹带,便自言自语说道:“真后悔没有听张若渟的话。”左德修自言自语的话,恰好被庆郡王永璘听到,便误以为是张若渟让左德修私藏夹带的。

今既询明,此事先由侍卫搜获左德修夹带,面回庆郡王永璘,因误听左德修在彼自悔之言,辄交仪亲王永璇缮摺,永璇亦未覆讯明确,率行入奏,均属非是。

永璘便将此事告知异母兄长怡亲王永璇,永璇都没有调查,便将此事直接禀告给了嘉庆帝。嘉庆帝得知后自然生气,便将张若渟停职,而且还严加审问。

最终的结果是永璘理解错了左德修的意思了,左德修是“后悔没有听张若渟的话,不要带夹带”。就因为永璘听错话,使得张若渟被冤枉;而永璇竟然不调查便直接上报,也有失职之罪,嘉庆帝很生气,将永璇与永璘交给了宗人府处理。

只能说永璘有时候确实挺不靠谱的,不过永璘不靠谱并非这一次。在嘉庆十八年的时候,永璘将“视牲”听成是“陪祀”(满语),因为宗人府在通知永璘的时候说的是满语,而永璘虽为满清的皇子,但其实满语并不好,嘉庆帝便罚了永璘一年的俸禄。

不过这还不是永璘最荒唐的时候,永璘居然敢对嘉庆帝说瞎话:嘉庆十三年的时候,有人密告嘉庆庆郡王居然敢带着桃花私自进入行宫游玩;嘉庆帝派人前去询问永璘是否有此事,没想到永璘并没有承认,反而说是自己口渴了只是想去桃花寺喝杯水,然后去瞻仰一下皇考的御笔。

嘉庆对自己的亲弟弟自然是很了解,永璘哪里会对皇考的御笔感兴趣,他是对任何字画都不感兴趣;而且嘉庆还问了看守行宫的人,永璘不仅进去参观一圈,而且还在台阶上吃了饭。

要知道这可是“欺君”的大罪,若不是嘉庆看在永璘是自己同母胞弟的份上,按照大清的律法是应当被处死的,而永璘只是被罚了四年的俸禄,与死罪相比,已经是莫大的宽恕了。

试思伊学问浅薄,平日于作诗写字并不留心,又岂真欲瞻仰御笔?实属遁辞。若云口渴寻茶,则山下村店觅饮之处甚多,何用上山寻至庙内?明系欲进行宫游览耳。

05 孙子奕劻成铁帽子王

永璘虽然比嘉庆小了6岁,但是却比嘉庆病逝的要早。

嘉庆二十五二月年永璘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嘉庆作为亲哥哥,自然会前去探望,但是永璘的病情就是不见好。

永璘病逝后不到半年,嘉庆帝也病逝了。

其实我们如此可以看的出来,永璘的一生虽然没有建功立业,但还算是一生顺遂的。虽然在弥留之际被封为亲王,但距离“铁帽子王”还是有一定距离的,那么永璘的孙子又是怎么成为铁帽子王的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清朝的爵位制度,是学习的明朝,不过比明朝还要狠一些。

明朝采取的降等世袭的制度,亲王的儿子中有一人可以承袭亲王的爵位,但是其他的儿子则要全部降为郡王。郡王儿子中有一个可以承袭郡王之位,而其他的则是全部为镇国将军。

而清朝呢?

亲王的儿子,只能被封为郡王,郡王的儿子则是被封为贝勒,贝勒的儿子则是贝子....

如此降等承袭,而且这些宗室亲贵们还需要定期的考试,若是考试合格的话就可以稳坐爵位上,或者有机会擢升,但是若不合格,只能在很低的爵位上;如此一来在清朝中前期,宗室子弟整体的素质其实还是不错的。

与降等承袭相比,铁帽子王的优势便很明显了:只要是被封为铁帽子王,儿子是不需要降等承袭的,永远都是承袭亲王的爵位。比如怡亲王胤祥,便是铁帽子王,儿子便可以承亲王爵位。

永璘一共有六个儿子,其中第三子绵愍承袭庆郡王爵位。奕劻原本是永璘第六子绵性的儿子,过继给了庆郡王绵愍。

奕劻的亲生父亲绵性一直觊觎庆郡王的爵位,但是被朝廷贬去了盛京,奕劻作为绵性亲子,自然日子也不好过。绵愍病逝以后,奕劻也只是承袭了一个辅国将军的爵位。而且在咸丰登基后,咸丰便将皇祖嘉庆赏赐给永璘的和珅的宅子给收了回来,然后上赐给了自己的弟弟奕䜣。

爵位是越来越高,不过这距离铁帽子王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奕劻之所以能被封为铁帽子王,完全是因为他站在了慈禧这一边。

1884年在中法战争中清廷吃了亏,慈禧便借机将奕䜣等人换掉,让自己的心腹担任军机大臣;而奕劻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同时被慈禧封为庆郡王。

之后在戊戌变法时,奕劻“帮助”慈禧除掉心腹大患;慈禧便将奕劻直接封为铁帽子王。

其实奕劻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本事,他之所以能够平步青云,是因为跟对了领导(慈禧)。

不过大清交到了像奕劻这样的人手里,也难怪灭亡的如此之快。

结语

永璘不管是装傻还是真的“材质中和”,不堪大用,能够得以善终就很不错的结局了。

毕竟生在皇家,“伴君如伴虎”,随时可能掉脑袋;更何况永璘还敢“欺君”,确实胆子很大;好在嘉庆帝并不是皇祖雍正那般严厉,对自己的弟弟还是比较宽容的。

其实对永璘来说有两大幸事:

第一大幸事:生母是乾隆的宠妃,即便是“子凭母贵”,永璘也注定不会被乾隆所忽视;

第二大幸事:同母胞兄是嘉庆帝永琰,永琰的性情还是比较温和的,从除掉和珅这件事情既可以看得出他并不会滥杀无辜,只是除掉了和珅这一个心头大患而已;永璘玩世不恭的性格,也就是嘉庆帝这样的性格能够容忍,让其善终。

标签: 铁帽子王 孝贤皇后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