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成逆袭成为皇帝时因为郭子兴的帮助?真相是什么?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资料图片)
明太祖朱元璋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扫荡元末群豪,将蒙元势力赶到长城以外,直至建朝称帝,很多人都说他是依靠郭子兴的帮助,认为是郭子兴的栽培重用才奠定了朱元璋崛起乃至称帝的基础,这种说法对不对?
先来看看史书上记载的从朱元璋投奔到郭子兴麾下,直到郭子兴病逝后独自成为一方诸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
一、招女婿,嫁马氏
1352年,朱元璋24岁时接受汤和(当时出任郭子兴麾下千户官)的建议投军到郭子兴麾下,因缘巧合之下,被郭子兴看上,直接就授为亲兵十夫长,并且很多军机大事都询问朱元璋的意见,且将义女马氏嫁给了他。
二、朱元璋救郭子兴
郭子兴和一同起兵的义军首领在濠州争权夺利,结果,郭子兴差点被杀,朱元璋紧急赶回濠州,救下郭子兴,这个过程中,朱元璋起到比郭子兴的儿子更大的主导作用,史载其“急帅子兴二子诉于大(彭大,郭子兴在起义军中的盟友,和朱元璋联手救郭)”。
三、朱元璋成为镇抚
1353年,朱元璋感觉到没有嫡系力量无法真正出头,独自回老家募兵,未来的大明第一将徐达就是这个时候开始跟着朱元璋混,朱元璋招募了七百乡兵,因为有了这数百乡兵,郭子兴才任命朱元璋为镇抚,有了独自领军的名义。
四、独自向外发展,朱元璋拿下滁州
朱元璋做了镇抚后,当然想有所作为,可郭子兴连濠州的归属都搞不定,忙着和城中的其余义军将领勾心斗角,哪有心思对外扩张,于是,朱元璋和郭子兴做了交换,把他招募的七百人全给了郭子兴,只从中精心挑选了二十四人,换取郭子兴同意他独自对外扩张,朱元璋就带着这未来的淮西二十四将开始了发家之旅,攻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根据地滁州:
太祖度无足与共事,乃以兵属他将,独与徐达、汤和、费聚等南略定远。计降驴牌寨民兵三千,与俱东。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收其卒二万。道遇定远人李善长,与语,大悦,遂与俱攻滁州,下之。
五、实力已经超过郭子兴的朱元璋让出滁州主导权
朱元璋攻下滁州后不久,郭子兴被濠州的起义军将领联手排挤,在濠州混不下去了,于是带着麾下万余将士来到滁州,朱元璋主动让权,其时,滁州有义军三万,其中两万余都是朱元璋招募和收降的,朱元璋在军中的实力已经超过郭子兴。
六、郭子兴病逝,郭天叙战死,朱元璋成为一路诸侯
1355年,郭子兴逝世,他的儿子郭天叙、小舅子张天佑、养女婿朱元璋共同继承了他的遗产,名义上郭天叙是第一领导人,随后,郭天叙和张天佑子和元军的交战中,因被叛徒陈埜先(朱元璋招降进义军的)出卖而战死,朱元璋接纳其余部,正式成为一方诸侯。
以上是朱元璋在郭子兴麾下数年中发生的大事件,从中可以看到,郭子兴给朱元璋的帮助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给了朱元璋名义和名气,代表事件就是把义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让朱元璋在特殊的时候,可以名正言顺的指挥郭子兴的部队,成为郭子兴义军中的领导人之一。
其二是给了朱元璋发家的初始资金,起义也好,造反也罢,都是需要资金的,《明史》中记载,郭子兴的父亲因为娶了富家女“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郭公乃娶之,家日益饶”,成为了家乡的富翁,因此,继承了父母遗产的郭子兴才有底气“散家资,椎牛酾酒,与壮士结纳”,招募数千人起义。
而朱元璋投军时一无所有,否则,他当时就会回家乡募军,而不是在成为郭子兴女婿后才去办这事,这些招募来的部队是需要粮食和钱财供给的,朱元璋可发不起工资,都是郭子兴给的。朱元璋独自发展打滁州时,刚开始的物资供应也是郭子兴提供的,代价是朱元璋把招募的数百乡兵几乎全给了郭子兴。
所以,郭子兴给朱元璋的帮助很重要,没有养女婿的身份,郭子兴也不会放朱元璋出去自成一系,没有郭子兴提供的部分资金,朱元璋也无法招募嫡系部队和拿下滁州这个发家的根据地。
可要说郭子兴的帮助奠定了朱元璋崛起的基础也不正确,反而是因为郭子兴的志气和能力局限性,限制了朱元璋的发展,郭子兴从起义开始就待在濠州,可他连一个濠州都掌控不了,和同时起义的几个人平分区区一个濠州,他只占有了五分之一。
就这样,他也一直没有向外扩张的想法和野心,宁愿待在濠州城和其余起义军将领内斗,且在内斗中屡屡处于下风,要不是朱元璋救他,后来又给了他滁州为根基,他哪有机会善终?早早率数千人起义反元,混到最后,麾下部队有三分之二是朱元璋的人。
郭子兴就是这样一个无大志、无能力的人,幸亏朱元璋主动跳出这个框框外,否则,也会被他拖累,郭子兴给了朱元璋部分起家的本钱,朱元璋也回报了他救命之恩和濠州之外的容身之处,郭子兴看中朱元璋的眼光倒是不错,这是他唯一的优点。
朱元璋能在元末群雄中崛起,小半基础是从郭子兴处得到,大半还是依靠的自己的眼光和能力,郭子兴早先对朱元璋的任用恐怕是参谋型的,有事一起商量,但不给他带兵,直到朱元璋回乡招募了数百乡兵后,才给了他独自领兵的权力。
而且,郭子兴恐怕也想不到,朱元璋只带着区区二十四个人,就能一路招降纳叛数万军队,然后夺下不比濠州差的滁州作为根据地,都说时势造英雄,可懂时势又能善用之且敢用之,古今又能有多少人?朱元璋借郭子兴入棋局,最终完胜全靠自己。
标签: 部分资金
上一篇:商鞅为何惨死?他的死对秦国有何意义?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一张电影票承载着久别重逢的年味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今年春节,你和家人会去看一场电影吗?2023年春节档大片云集,呈现出久违
2023-01-29 13:37
原标题:“文化国宝”守护人光明日报记者高建进【新春走基层】从福建武夷山市区向南出发,在连绵起伏的丘陵山路上驱车约40公里,就来到了位于
2023-01-29 13:37
原标题:拍摄时间不到60天、场景不出山西一座大院,却逆袭科幻电影大制作《流浪地球2》(引题)春节档竞争激烈,《满江红》为何夺冠(主题)解
2023-01-29 13:49
原标题:历史中的兔子:早在三国时期就用兔毛制笔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刘可欣从“玉兔捣药”到“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兔子已经陪人们
2023-01-29 11:53
原标题:看狮舞:“神秘的东方力量”新华社南宁1月28日电(记者卢羡婷、覃广华)狮舞,在中华大地传承千年,经久不衰。每年春节期间是舞狮最热
2023-01-29 11:36
原标题:为何只有兔子能陪伴嫦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徐语杨《西游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原本在月宫中捣药的玉兔溜出宫门来到下界,魅惑
2023-01-29 10:40
原标题:《流浪地球2》周边众筹突破5000万参与者宜慎重评估风险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毕舸众筹参与者应有更慎重的评估,避免冲动消费作
2023-01-29 09:35
原标题:中国的家兔从哪儿来?外源传入的可能性更大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刘可欣虽然已经知道目前最早的兔形玉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青
2023-01-29 09:42
原标题:赶年集张燕峰民谣里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来腊八就是年”,腊八是一个美妙的节点,响亮地吹响了人们采购年货的号角。城市的街道上,
2023-01-29 08:44
原标题:白鹿原下的年味儿周养俊我的老家在长安白鹿原下、浐河边上,走进农历十二月,腊八粥的香味儿就扑鼻而来。按照老习俗,腊月初八是春节
2023-01-29 08:41
原标题:万达影城一张电影票300元?最新说法来了澎湃新闻记者薛莎莎实习生王璟近日,网传大连万达国际电影城《流浪地球2》电影票标价高达300元
2023-01-29 08:38
原标题:《交换人生》热闹路演(引题)雷佳音广州“炫”癍痧(主题)羊城晚报记者李丽1月27日下午,春节档电影《交换人生》来广州路演,导演兼
2023-01-28 21:38
原标题:返乡见闻Vlog|电影市场回暖作者:王宇张艺谋新作《满江红》、科幻大制作《流浪地球2》、春节常客《熊出没·伴我“熊芯”》、谍战片《
2023-01-28 21:36
原标题:时隔15年再上春晚(引题)王宝强:最高兴的是我父亲(主题)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杜恩湖 1月21日除夕夜,在央视2023年春晚舞台上
2023-01-28 14:53
原标题:领福字赏灯会看展览(引题)市民进到美术馆换个花样过春节(主题)北京晚报记者王广燕重点美术馆门票一抢而空,部分展馆外再现排队盛
2023-01-28 14:38
原标题:痛悼!著名翻译家杨苡逝世,享年103岁著名翻译家杨苡,于1月27日晚逝世,享年103岁。杨苡首创了《呼啸山庄》的译名,并翻译出多部经典
2023-01-28 13:48
原标题:春节档国产影片带动观众观影热情电影市场快速复苏央视网消息: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7日24时,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已超67亿
2023-01-28 13:43
原标题:国家电影局:2023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67 58亿元据初步统计,2023年春节档(除夕至正月初六,1月21日至1月27日)电影票房为67 58亿元,同比
2023-01-28 13:41
原标题:《中国乒乓》撤出春节档票房能否“绝地反击”?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周琴1月25日晚,仅仅上映两日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以下
2023-01-28 13:45
原标题:多部佳作齐力收入67 34亿元两部“北京出品”夺票房冠亚军(引题)“二超多强”带旺电影春节档(主题)北京晚报记者袁云儿多部优质影片
2023-01-28 13:36
原标题:科技让非遗有了新“玩法”光明日报讯(光明网记者李航)“没想到现在能在线上逛庙会、玩游戏,还可以在线下兑换春节福袋。”今年春节
2023-01-28 11:34
原标题:剧版《平原上的摩西》试水慢节奏(引题)悬疑剧注入文艺情怀新表达(主题)北京日报记者李夏至改编自双雪涛同名小说的网剧《平原上的
2023-01-28 10:43
原标题:“文以载道”展亮相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日报讯(记者王广燕)斋馆别号鉴藏印作为一种个人标识,倾注着创作者与鉴藏者的情感志趣与品性
2023-01-28 10:52
原标题:举办不同主题阅读文化活动200余场(引题)京城书店伴读者度过书香假期(主题)北京日报记者路艳霞兔年春节假期,京城书店既有书香也有
2023-01-28 10:49
原标题:《难忘今宵》出新,经典何以永恒说到春晚,你会第一时间想起哪首歌?“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这几句话仿佛自带声
2023-01-28 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