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另外两个不孝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传宗接代是人生中一件重大的事,哪户人家不想把自己的家族发展壮大呢,就像一个国家,自然是发展得越兴旺越好,哪个国家愿走向覆灭呢?
这个概念放到个人家庭上来看也是一样的,人的寿命有限,生命需要代代繁衍传承,生育后代是人的本能与责任。
(资料图片)
01
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如果一个人无后,生病或者年老的时候,便会很无助,如果有子女,晚年也才有一个依靠,不至于像动物那样,死后尸骨被野兽分食或者落于荒野上。
人衍生出了文明,便有了尊严,有了情感,那么对生命也更为讲究,对于生命的终结也发展出了一套丧葬文化,倘若无后,在心理上也较难接受。
也因此,从古代开始,子女与孝道是紧紧绑定在一起的,这个目的一开始的确不那么纯粹,但久而久之,便延伸成了一种文明礼仪。人面对复杂的自然规则,的确需要衡量各种利弊关系,才能更好地存活下去,水清则无鱼,凡事都需要找平衡点。
且人面对长辈的抚育关爱,的确该有感恩之心,不管双方出于什么目的,素养与道德是基本的为人之道,父母与子女的良心关系,离不开尊要爱幼的文明规则。
所以,中国人一直以来都很信奉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管一个人有多大的理想,只要条件允许,一般都会有生育后代的想法。
发展到现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已经成为父母催婚的必备口令,毕竟这句话大有来头,强而有力,让后辈无法反驳。不过,很多人知道不孝有三,“无后”是最为严重的不孝情节,却不知另外“两不孝”是什么?今天不妨作个了解。
这句俗语最早出自《孟子·离娄上》中,原文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原意是:舜在娶妻时,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这是违背常理的做法,这样是不孝的,因为他作为子女,没有尽到应有的本分和责任,就连终身大事都没有告知父母,岂不是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一种不尊重长辈的表现……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02
古人对于婚姻十分重视,也很重视结婚仪式,不像现代人对婚恋那么随性。说起来,婚恋是两家人的事,古人会尽量挑选门当户对的,把家族发展得更壮大,所以舜娶妻不和父母商量,在当时是一件不合乎礼数和孝道的事,孟子方才有了这句话。
那么,后来是谁把这句话延伸出了今天我们所悉知的含义?这个人名叫赵崎,是汉代的一位文人,他曾写过一本书——《十三经注疏》。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人主要有“三不孝”,分别如下:
一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意思是,长辈如果做的事不合理,还一味地对他们阿谀奉承,不指出他们的错误,导致他们在错误中越走越远,陷入不义的境地,是一种不孝的行为。
虽然长辈走过的桥比我们走过的路还长,但人的一生会不断犯错误,需要不断地修正自己,如果因为孝心而忽略长辈的错误,实则是一种愚孝,就像父母溺爱孩子一样,这并非是一种爱,而是一种无知的伤害。
关于这个思想,最早源于孔子的《孝经》,其中有一句:“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意思是,当父亲或君主做出了有违礼仪的行为,儿子还没原则地去听从,不懂得劝谏他们,又怎么做得了孝子呢?
任何事都不可盲目地去做,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愚孝是不可取的,只会让家庭变得越来越糟糕,所以儒士们在儒家思想发展成熟后,也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认为“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是一种不孝的表现。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就要真诚相对,有错误要指出,才能相互进步。
03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意思是,家境贫困,父母渐渐老去,作为子女如果不思进取,不努力谋取一官半职,赚些俸禄回来赡养父母,让他们老了也吃不上饱饭,为生存而愁眉不展,这是一种不孝顺的行为。
的确,“养儿防老”虽对于感情而言,带有一些目的性,但正像上文所说的,要想在残酷的自然规则中更好地繁衍下去,总需要衡量利弊,这是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利益关系,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回报父母,是必要的生存规则。
且作为成年人,需要肩负起一份责任,需要凭借自己的双手去吃饭,努力工作,孝敬父母都是应该的。如今,就业的岗位众多,不一定要依靠当官去谋生存,只要老老实实地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奋斗,好好经营家庭,即便赚的钱不算多,也是值得肯定的。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是赵崎的个人看法,也是今天我们所知悉的那层意思,他认为,在“三不孝”中,最严重的就是没有生育后代,断了家族的香火,导致家族因为没子嗣而败落。
古人都很重视家族的发展,希望自己的家族人丁兴旺,如果男娃比女娃多会更好,因为女娃长大后都要出嫁,旺的是别人家的香火……所以,多数古人都希望自己儿子能够多生育,且多生育几个宝贝孙子,壮大自己的家族。
现代呢,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人相较与生育的数量,更注重生育的质量,对于传宗接代这件事,更为客观。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面对面丨专访翟杨揭秘百年古船“穿越”归来的背后故事11月21日,长江口二号古船在长江口水域成功实施整体打捞出水,在海底沉默150多年
2022-12-07 19:57
原标题:河北蔚县:文化进万家老戏传新声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兰德华通讯员蔺媛媛“金秋华夏彩旗扬 ”台上表演精湛,唱腔优美,台下群众欢
2022-12-05 08:48
原标题:“陆游的乡村世界”火了中国文化报记者 党云峰2022年是南宋诗人陆游诞辰897周年。为进一步弘扬宋韵文化,擦亮“宋韵越城”和“陆游诗
2022-12-05 08:49
【视线】原标题:《风味人间》第四季将谷物汇集成篇(引题)每一种谷物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主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陈俊宇“谷物是人类
2022-12-04 20:40
原标题:重庆合川发现春秋时期巴文化遗存出土各类器物278件记者日前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在历时6个多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后,重庆合川
2022-12-04 05:34
原标题:京津冀三地协同立法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2022年12月1日,天津市
2022-12-04 05:38
原标题:2023年故宫博物院年票12月1日开售每张300元中新网12月1日电故宫博物院近日发布关于2023年故宫博物院年票发售的公告。2023年故宫博物院年
2022-12-02 19:42
原标题:文旅部:将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全面纳入监管视线据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消息,近日,文旅部市场管理司召开全国剧本娱乐管理工作视频会,督促
2022-12-02 19:43
原标题:嘉陵江下游发现春秋时期巴文化遗存新华社重庆11月30日电(记者刘恩黎)记者日前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在历时6个多月的抢救性考
2022-12-02 09:31
解码·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原标题:对话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设计师团队——(引题)精美灵动的文创产品这样产生(主题)人民日报记者付文核心
2022-11-30 16:43
原标题:山西展出商周青铜盘珍品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邹雅婷西周晋叔友父盘。山西博物院供图近日,“盘之典——商周青铜盘特展”在山西博物院开
2022-11-30 05:49
原标题:刚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通过评审
2022-11-30 05:30
权威快报原标题:“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
2022-11-30 05:32
原标题:河南仰韶村遗址发现5000多年前大型房屋基址新华社郑州11月28日电(记者桂娟、史林静)130平方米的大房子、“混凝土”地坪、大型防御壕
2022-11-29 08:45
解码·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原标题:复原技艺,转化创意,组建乐团(引题)曾侯乙编钟的文创旅行(主题)人民日报记者李霞当前,依托博物馆等文
2022-11-29 05:34
原标题:江苏盐城建湖县出土1 5吨唐宋钱币11月28日,新江苏记者从盐城市建湖县文旅部门获悉,该县冈西镇双墩村发现一处北宋末年的钱币窖藏遗存
2022-11-29 05:34
原标题:李仁清:拓古传今“复活”石雕在位于郑州市金水区文化馆的工作室里,李仁清查看完成后的拓印作品(11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安摄上
2022-11-28 22:45
原标题:多元粤剧节目亮相香港“粤剧日”活动新华社香港11月27日电(记者黄茜恬)香港特区政府康文署27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太空馆举行一年
2022-11-28 17:27
原标题:新闻特写丨古船“归港”海洋木质文物该如何保护?眼前,这个在江面上行驶的长方形大家伙,名叫“奋力轮”。在它怀抱里,静静躺着一个
2022-11-28 05:25
原标题:海南省第六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新华社客户端海口11月27日电(周慧敏、谭生其)为繁荣和发展海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
2022-11-28 05:38
原标题:在古镇见证戏剧“丰硕生长”——第九届乌镇戏剧节开幕记者:段菁菁、郑梦雨25日晚,在位于浙江省桐乡市的乌镇大剧院,乌镇戏剧节发起
2022-11-27 15:31
原标题:《爱的二八定律》热播引发观众思考人生态度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苏墨)都市情感剧《爱的二八定律》正在腾讯视频热播。该剧
2022-11-27 07:34
【视线】原标题:硬核科技助力中国水下考古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苏墨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长48米、宽19米、高9米、重约8800
2022-11-27 07:45
原标题:《平民英雄张富清传》研讨会举办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邹明强)近日,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在省文联主办了《平民英雄张富清传
2022-11-27 05:41
原标题:通向未来的阶梯人们常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实际上,这句话因蕴含着形而上的想象而意蕴非常,喜欢开卷的文豪们几乎难以用有限且
2022-11-27 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