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倭寇是元朝后期开始有的,日本国内混战不止,开始有大名武士浪人到中国沿海抢劫。明朝期间,倭寇横行。所谓乱世出英雄,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名将都是那个时代的大英雄。可为什么在明代十分活跃的倭寇,在清朝的时候就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呢?这是因为在明朝的时候以戚继光和俞大猷等为首的中国将领已经将沿海地区的倭寇全部剿灭了吗?答案自然不会是那么简单。倭寇毕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想要一网打尽不是那么容易的。
洪武四年(1371),明朝实行了海禁政策,大批海商、以海为生的布衣百姓失去了谋生的途径,穷途末路则开始选择思变。于是,部分“投机分子”开始与来自日本的倭寇同流合污,掠夺国人财物发大财。其中许多倭寇头子就是中国人,如王直、陈东等等大强盗。在当时清朝仍有一定海禁政策,“片板不准下海”,比如将沿海居民强制性内迁,渔商尽禁,违者治罪。在沿海地区的居民都被强制迁到了内陆,外出的渔船和商船都是被禁止、被限制的。在这种严格的管控下,百姓也难以和外界倭寇搭上联系。
再者,日本德川幕府颁布了“锁国令”。德川幕府掌权之后。对先前丰臣秀吉出兵朝鲜受挫印象深刻,不想要倭寇骚扰中国而给日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些以前流离失所的武士、农民、浪人等群体得到了有效安置。江户幕府闭关锁国,开始收拾战国和安土桃山的残局,整顿国家秩序。在日本德川幕府的锁国令中,严禁日本人到外国,如有偷渡者处死罪,偷渡船和船主一并扣留;若已去外国,并在外国构屋营居之日本人,若抵达日本,应即处以死罪。这也是倭寇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来,郑成功收复台湾也有一定的震慑作用。我们先来看看明朝倭寇的聚集地——当时倭寇大多是从日本渡海来到台湾,以台湾为根据地对东南沿海进行骚扰。众所周知,郑成功收复了台湾,这样一来聚集在台湾的日本人势力也就倒台走了。日本人失去了一个可以作为根据地的地方,活动起来也就不方便了。
接着,清朝的统治者一直重视农业生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康熙之后,清朝的国力日益兴盛,人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生活富裕自然就安分守己,国内的“倭寇”自然也就消失了。
最后,清朝朝廷为了消灭郑氏集团以及防止南明势力的偷袭,建立了水师,并且加强了东南沿海地区的防御,派驻了许多官兵,即使是倭寇这种海盗的存在,也是断然不敢骚扰军队的。因此,清朝期间,中国沿海地区没有了倭寇的威胁,原先的那些海盗要么金盆洗手,要么就都前往了管理宽松的南洋地区。
由此可见,倭寇消失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但归根结底,倭寇出现和消失的原因都是人民的诉求。人民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离不开家,家也离不开国。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是兴邦立国之本。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北京歌舞剧院项目正式开工(主题)期待“艺术之舟”扬帆(副题)北京晚报讯(记者韩轩)今天上午,北京歌舞剧院建设项目在朝阳区双井
2022-09-29 16:48
原标题:数字化微痕提取长城碑刻首次完成(引题) 54块长城碑揭秘长城营建幕后(主题)北京晚报讯(实习记者何蕊)国内首次采用微痕提取技术
2022-09-29 16:41
原标题:《小灯塔人物传记》出版人民日报海外版电 (华生)今年开学季,新东方童书推出了《小灯塔人物传记》系列“彩绘注音版”第一辑,为1-3
2022-09-29 16:48
原标题:故宫国博联手办展大场面小展品都堪称“重器”(引题) 400余件压箱宝展示文化魅力(主题)北京晚报讯(记者刘冕)昨天,“和合共生—
2022-09-29 16:46
原标题: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璐璐@导演小策——“用心讲好故事,都会火”“因为挣钱少,看不到希望,需要养家糊口。”最初
2022-09-29 15:30
原标题:用戏剧传递真善美(新语·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王筱頔以戏剧为媒介,把具有审美品格的作品带给更多观众,用戏剧传递更多的真善美,滋
2022-09-29 15:36
原标题:“喜剧+科幻”造就《独行月球》天津日报记者张钢日前,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和开心麻花影业主办的电影《独行月球》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
2022-09-29 15:38
原标题:感悟古人笔墨中的园林雅趣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刘洪超胡婧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东晋陶渊明的著名诗句,成为后世许多文人对园
2022-09-29 15:37
原标题: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走进清华(引题) 触摸中德友谊“永恒的温度”(主题)许茂楠一件作品不仅能产生艺术与社会效应,同时也能加深
2022-09-29 15:24
原标题:秦汉时期风靡一时的美食,竟是烤肉串?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记者上官云)在略显遥远的秦汉时期,古人们平时都吃什么?有没有风靡一时
2022-09-29 09:34
原标题:委角:以“柔”制刚的东方美学古代家具委角变迁时间轴a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宜村出土西汉五铢铜钱铜子范b 唐代“千秋万岁”倭角方镜c
2022-09-28 15:37
原标题:花卉展览文化游览科普教育(引题)全市公园国庆节期间将开展34项文化活动(主题)北京日报讯(记者朱松梅)国庆节将至。记者从北京市
2022-09-28 15:34
原标题:浙江宁波(引题)工业遗址变身文创新地标(副题)金秋时节,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孔浦街道的文创港核心区内,老厂房改建的梧桐咖啡
2022-09-28 15:41
原标题:国家文物局:湖北发现迄今欧亚内陆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中新网9月28日电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9月28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
2022-09-28 15:26
原标题:唤回“全家人坐在一起看电影”美好记忆(引题)央视电影频道国庆片单出炉(主题)今晚报讯(记者丁晓晨)国庆假期即将到来,央视电影
2022-09-28 15:28
原标题:山东举办尼山文学论坛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田国垒通讯员吉翔葛红普9月26日上午,以“文学多样性与人类共同价值”为主题,由山东省委宣
2022-09-28 09:28
原标题:文旅部:2021年全国演出场次达233万次中新网9月27日电27日,文旅部发布过去十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机构数和国内观众人次数据。数据显示
2022-09-28 09:47
原标题:第五届中国农民电影节启动中国青年报北京9月2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今天,由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政策法规司
2022-09-28 09:25
原标题:云南元谋发现目前最早的长臂猿祖先化石日前,国际人类学领域经典刊物JournalofHumanEvolution刊发论文,确定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
2022-09-28 08:31
原标题:音乐剧《绽放》昆明上演张桂梅“燃灯故事”舞台盛放中新网昆明9月27日电(陈静)26日晚,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为原型的大型原创
2022-09-28 05:27
原标题:“香港小姐”时隔12年重回红馆办决赛(引题)新一届“港姐”三甲诞生(主题)羊城晚报记者胡广欣9月25日晚,香港小姐2022竞选决赛在香
2022-09-27 17:40
原标题:花开时节动京城·秋“水韵京杭”少儿公益绘展在京开幕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9月27日,“花开时节动京城•秋”——“水韵京杭”大运河文
2022-09-27 16:38
原标题:考古编制遇冷,烟火与远方当兼得本报记者刘茵近日,“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的话题登上热搜。近年来,许多大学生加入“考编大军
2022-09-27 15:31
原标题:以艺术之名来一场“海派城市考古”(主题)全城丰富的艺术资源期待人们珍视,并转换为创意源泉(副题)文汇报记者范昕冲着双展齐开、
2022-09-27 15:46
原标题:笛安最新长篇《亲爱的蜂蜜》用孩童的柔软消解成人世界的坚硬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记者应妮)“80后”旗手作家笛安的最新长篇小说《亲
2022-09-27 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