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后宫指帝王的妻妾所生活的地方,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古代封建王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其权威性不容任何人挑衅,当然,皇帝所使用的东西都是最好的,所有的人都是皇帝的子民,甚至所有的女人也可以都是皇帝的女人。
深宫大院是皇帝的私密场所,除了皇帝之外,还有后宫佳丽三千。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同时为了保证后宫美女的贞洁和子嗣的纯洁,才建立了太监制度。那么,除了皇帝本人之外,是不是没有其他男人进出后宫了呢,非也。太医就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就可以自由进出后宫。
(相关资料图)
皇帝对于太医还是很放心地,之所以会这样,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
1.制度层面管理严格
太医也叫御医,属于医官系统中的一个品级,出自《晋书》。人吃五谷杂粮不会不生病,皇帝、嫔妃同样都是人,也会生病,在古代,御医多半为男性。那么,太医经常出入后宫增加了嫔妃与太医的接触频次,所谓日久生情也未尝不可,那么皇帝为何不把太医也阉割了呢?
“伴君如伴虎”,虽然太医不是常伴皇帝身边的人,但是经常与皇帝、嫔妃接触,若有半点差池,则小命休矣,所以太医即便有贼心也没有贼胆。另外,皇帝虽然一手遮天,但也不敢轻易将太医一阉了事。如果说皇帝将太医阉割,试问谁还敢去给皇帝、妃子们看病?太医可治病救人,也可暗下黑手,如果说被阉的太医记仇,那么取皇帝的命也是神不知鬼不觉,所以皇帝并不敢阉割太医群体。此外,在古代,医术大都是家族相传,如果说阉了太医,那么医术也将后继无人,以至于到最后天下没有了医生,岂不是天下大乱。
既然阉割不得,那么太医进出深宫自然就会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加以约束。例如,太医值守紫禁城,除非有急诊,否则不可擅自离开太医院,如果非得进入后宫,则又是另外一套严苛的规矩需要遵守。
2.时空层面不允许
不能阉割,又要做好预防措施,所以太医进入后宫看病时,规矩就多了起来。
首先,不能有身体的接触(非必要),古代医术讲究望闻问切,其中的“闻”和“切”就诸多讲究,太医不能直接闻妃子身上的味道,不能随意触摸妃子,更不能有近身的接触。
其次,太医在诊疗期间,全程都有宫女和太监看管,所以太医想越轨,是根本没有机会的,何况也没有那个贼胆。
所以,像《甄嬛传》里温太医和沈眉庄的情爱,还有一些红墙御医,也许一度颠覆了你我的想象,但那属于影视剧情节,纯属子虚乌有,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3.身份卑微,职业高危
翻开历史文献可以看出,历史上医生的悲剧几乎都发生在御医身上,因为社会地位的低下,他们性命随时掌控在那些帝王、妃子手中,所以他们每次出诊都是胆战心惊、颤颤巍巍,不说诊治不能出错,就是礼节示范,都会招致杀身之祸。如战国时文挚以情志法(激怒)治齐闵王而被生烹,三国时华佗因见疑于曹操而丧命,前秦太医令程延直言前秦主符生食枣过多致病而杀身等。而且历代帝后驾崩,除非遗诏中有不须加罪之语,否则无论御医诊治是否有过均被处置已成惯例。
历史上医生品阶最高者是明代太医院院使许绅,其被封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官居一品。此事源于嘉靖二十一年发生的宫变,几位宫女用绳子勒住嘉靖帝致其气绝昏倒,此时许绅“急调峻药下之,辰时下药,未时忽作声,去紫血数升,遂能言,又数剂而愈。”然而,高规格的嘉奖并不能获得“免死金牌”,许绅作为院使,后因用药而惊悸至死,可见御医群体社会地位之低下。
4.太医职业性质决定
太医不是小鲜肉,大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这些太医在进宫之前,肯定行走江湖多年,他们不但医学知识丰富,而且涉世经验很深,他们不至于在宫廷里干这些龌龊、有损祖宗颜面的事情。而且对于这些老中医,这些嫔妃们也不至于“饥不择食”。另外,太医也不是随便就能当,除了有深厚的医学功底之外,还必须经过朝廷层层考核选拔,才能成为“御医”,所以这类太医大都品行端正,道德口碑良好。
上古传承,医道清白
作为一名综合科的医生,他们看过的疾病可谓五花八门,在他们的眼里,眼前这些嫔妃也只不过是常吃五谷杂粮的普通人而已,至于能擦出什么爱情火花,纯属虚构。对此,您怎么看呢?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传统文化发力,高科技视听手段助推,多档节目同期热播(引题)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再上台阶(主题)北京日报记者李夏至当“奇妙游”为
2022-09-21 16:37
原标题:关注民族文化网络文学创作(引题)第二届石榴杯十部获奖作品揭晓(主题)今晚报讯(记者高丽)民族文化网络文学创作论坛暨第二届石榴
2022-09-21 15:32
原标题:当四川历史名人遇上“秋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封面新闻记者周琴9月23日,迎来秋分节气。秋分日,白昼与黑夜均分,暖阳与凉风共
2022-09-21 15:44
原标题:40岁的表情包何以成为“沟通之盐”这几天,表情包迎来了自己的40岁生日。从1982年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法尔曼教授创造的“:-)”,再到拟
2022-09-21 15:39
原标题:国风新青年,请就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戴月婷 2022年国风大典即将于“十一”国庆节期间在江苏东方盐湖城开幕,数百名国风青年届时
2022-09-21 15:34
原标题:“阅读之城”邀市民选年度好书北京日报讯(记者李洋)首都图书馆20日起启动第九届“阅读之城”图书推荐活动。推荐活动发布200本“城市
2022-09-21 15:40
原标题:用音乐“看见”世界这是一群在黑暗中歌唱的人,渴望用音乐追逐生命的微光。“总有温暖的手牵着我,总有温柔的话送耳旁,总有一个声音
2022-09-21 09:32
原标题:电影《平凡英雄》首映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吴铎思9月1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策划,根据2021年救治新疆和田断臂男孩真实
2022-09-21 09:39
原标题:“天台山文化系统梳理”研讨会在台州举行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赵亮天台山的历史文脉是什么样的?如何打造天台新的文旅增长点,掀起“
2022-09-21 08:25
原标题:探班、参演、沉浸式体验,当孩子们走进创作现场,兴趣的种子已经悄然种下(引题)拉近物理心理距离激活戏曲传承密码(主题)在文艺界
2022-09-21 08:28
原标题:《万里归途》新预告片出炉(主题)张译王俊凯出演外交官(副题)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黄岸)昨日,由饶晓志执导,郭帆、王红卫监制
2022-09-21 07:40
原标题: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举办(引题)古城深度游乐享新体验(主题)人民日报记者王珏推出“京城坐标打卡地图”“京城水系地图”;举办京郊
2022-09-21 07:29
原标题:《披荆斩棘》第二季制作精良、用心十足,话题热度却“差一口气”(引题) 极致绚烂舞台“燃炸”现场,然后呢?(主题)文汇报记者黄
2022-09-20 16:38
原标题:潘家园古旧书博览会周四开幕北京日报讯(记者孙杰)记者昨天获悉,2022潘家园第四届古旧书博览会(简称“书博会”)将于9月22日在潘家
2022-09-20 15:34
原标题: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引题) 生动呈现大汉盛景(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主题)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张丹华 家陵
2022-09-20 15:48
原标题:《俗世奇人》北京首演刘敏涛时隔13年再登台中新网北京9月19日电“刷子李、苏七块、狗不理、张大力、酒婆、虞姬、贺道台、荣禄大人、巴
2022-09-20 09:45
原标题:苏州发现新石器至明清大型遗址人民日报海外版电(记者尹晓宇)记者近日从江苏省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组织的塘北遗址考古工作论证会上获悉
2022-09-20 09:41
原标题:来故宫看古代众生百态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邹雅婷摇动纺车的妇女、雪地放牧的农人、挑担进村的货郎、嬉笑玩乐的孩童……在故宫博物院文
2022-09-20 09:35
原标题:有读者问:昨日发布“危机四伏”版预告(引题) 《万里归途》首次揭秘撤侨幕后故事(主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肖扬电影《万里归途》19
2022-09-20 08:36
原标题:有读者问:《闪耀吧!中华文明》热播(引题) 六大考古现场还原历史上的高光时刻(主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祖薇薇是谁在甲骨上刻下了
2022-09-20 08:44
原标题:“典亮世界丛书”在京发布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记者史竞男)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主办的“典亮世界丛书”发布会19日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
2022-09-20 07:29
原标题:“中华风韵”交响音乐会在新西兰首都成功举办新华社惠灵顿9月19日电(记者卢怀谦 郭磊)“中华风韵”交响音乐会19日晚在新西兰首都惠
2022-09-20 07:39
原标题:现场|故宫举行文物古建消防演习,雷霆之势外还有“温柔呵护”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张宇白继开作为全世界现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代皇宫
2022-09-20 05:37
原标题:他们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吴铎思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闻乐便能起舞,无乐不成聚会,乐器是维吾尔人生
2022-09-19 22:33
原标题:四川网友乡间徒步偶遇精致“龙头石桥”(主题)当地回应:系建于清代的交通要道(副题)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袁伟网“10余米长,有4
2022-09-19 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