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中国一个极为两级分化的朝代。宋朝的经济实力、国民富裕程度世界首屈一指,军事实力、军事装备及武器先进程度都是世界级,但是与之不匹配的就是战斗力实在是渣渣。强大的宋朝竟然先后被西夏击败,被辽国摁着打,被大金国蹂躏,最后被蒙古灭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宋朝只能说是时运不济,它遇到了巅峰时期的契丹大辽国、大金国、横扫西方的蒙古族,即使是实力较弱的西夏,也是200多年政权的王朝。宋朝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列强,虎视眈眈,加上重文轻武的思想,岂有不灭之理。
宋朝忠臣最多,奸臣也最多。北宋时期的忠臣就有:杨业、寇准、晏殊、范仲淹、王安石、包拯、司马光、苏轼。奸臣也不少:蔡京、童贯、高俅、张邦昌、梁师成。南宋忠臣有大名鼎鼎的岳飞、韩世忠、辛弃疾、陆游、杨万里、文天祥等。既有徽宗、钦宗二帝,俯首称臣。也有崖山海战,十万军民自杀殉国。从此,有诗曰,“崖山之后无华夏”的壮烈诗篇。
宋徽宗禅让给宋钦宗,徽钦二帝被俘后。靖康之耻后,赵构宋高宗即位,他自己没有生育能力,晚年禅让给赵昚,高宗去世后,在守孝三年期间,赵昚又把位子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惇宋光宗。从这点可以看出,宋朝是封建史上党争最轻的朝代,也是皇权继承最平和的年代。
剧照
可见宋朝是一个两级分化的朝代,也是一个茅盾的朝代,是一个错位的时代。北宋灭亡之后,南宋建立之时,有一个承前启后的皇帝宋高宗,他被定位为昏君,他背负着冤杀岳飞的千古骂名,他到底是不是昏君?为何能活到81岁而善终?本文,通过详实的史料,来揭秘宋高宗的历史!
赵构经历了家破人亡,兄弟、父母被俘的惨痛之后,竟然活了81岁。古代人寿命很短,人生七十古来稀,特别是帝王家,还要受到战乱、内乱、纂权、党争等威胁,即使是和平时期,也会由于纵欲过度、乱服丹药等各种原因,导致英年早逝,能够颐养天年的终归是少数。赵构为何活了81岁呢?
明代龙遵叙谈到赵构长寿之道时说,“先天禀赋、后天寡欲”。赵构是一名书法家,书法不但以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养生之道,很多书法家都是高寿,就是实证。写书法时,思想集中,精神放松,有益于身心健康,有益于养生。赵构写书法,五十年如一日,除非有极为重大的事情,否则是不停笔墨的。他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宋高宗对南宋书法贡献不容忽略。
其次,宋朝皇帝从赵匡胤到宋徽宗都重视医学发展。例如赵匡胤时期就修订了宋代第一部药典,宋徽宗提出了养生要“阴阳适平”,重视饮食调节、修生养息,反对药补石补,特别是丹药等等,十分具有科学性。在前辈的影响下,赵构更加注重自己的养生,特别是注重饮食卫生。
赵匡胤剧照(陈建斌饰)
最为关键的是,在晚年时期,他把皇位禅让给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人,赵昚,自己高风亮节当起了太上皇。此次,决定为他长寿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对于高宗赵构的评价,历代定位为于昏庸之主。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赵构武艺高强,勇气可嘉,两次临危受命,出使金营谈判,相比之下,其他皇子酒囊饭袋、胆小怯弱。到金营后,机智勇敢,临危不惧,相比之下,张邦昌胆小如鼠,成立了伪政权。他在父亲、兄弟被俘虏后,国家处于灭亡的危急时期,建立南宋。但是,不思复国,对迎接二圣还朝,不尽全力。这是因为,父兄经常欺负母亲,对父兄感情不深。
赵构建立南宋,难度不小。当父兄徽钦二帝被俘虏后,朝廷立刻陷于瘫痪之中。赵构南渡时,身边只有亲兵1000余人,仓促之间,他利用各种办法,调集人员防守住了淮河、长江,建立了南宋的根基。反观明朝,南明时期,南京官僚机构完备,六部七卿齐全,四镇军事实力强大,南明竟不能守。宋高宗与之相比,并非昏君。
历史上,最大的非议,莫过于赵构和秦桧联合冤杀了岳飞。我们再来看看这事情的来龙去脉。
岳飞一心富国,是忠臣可嘉。但是,他一心拼死想迎回二圣,对赵构皇权最大威胁。打败金国,可收回江山,但是自己皇位不保;与金国议和,只能是半壁江山,至少自己还能继续当皇帝。
更为关键的是,“岳家军”并非朝廷政府军,是岳飞私人武装。除了岳飞谁也指挥不动这支部队。况且,这支队伍还与河北义军相团结;赵构当政伊始,政权很不稳定,朝廷的主力部队,都被北方游牧民族消耗殆尽,为了赔款,搜尽了民脂民膏,南方农民时常有农民起义。
如果此时,岳飞想玩一把造反,推翻赵构皇权兼职是易如反掌,想当初,宋太祖就是跟岳飞一样级别的将领,通过杯酒释兵权,建立的宋朝。所以,赵构为保护大宋朝,并没有错杀岳飞。现在,霍去病、卫青、岳飞等人的事迹已经被剔除了中小学课本。教育部给出原因是,岳飞不是民族英雄。岳飞只是一个朝廷的忠臣,或者说朝代英雄,国家英雄。站在现在历史眼光来看,赵构更算不算昏君了。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2022年“中国旅游文化周”在泰国启动人民日报曼谷9月9日电 (记者孙广勇)由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和中国驻曼谷旅游办事处联合举办的2022
2022-09-10 15:42
原标题:记者Vlog丨中秋佳节临近一起体验以香港传统“扎作技艺”做花灯提灯笼、赏花灯,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近日来,香港各地多处悬
2022-09-10 15:38
原标题:千里共婵娟!AI绘制了一幅“中秋花月夜”中秋节,这幅AI根据古诗词绘制的“中秋满月夜”国风画卷,邀您欣赏。月光所至,就是故乡。不
2022-09-10 15:49
原标题: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今年中秋哪里可见皓月当空?“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10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据天文专家介绍,今年中
2022-09-10 15:44
原标题:诗画里的月色(华夏博物之旅)朗朗夜空,皎皎明月。古往今来,我们与先人共沐在同样的月光中,皓月清辉照亮过无数文人墨客的心灵。仰
2022-09-10 15:44
原标题:经典民族歌剧《同心结》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礼赞英雄中新网北京9月9日电(记者应妮)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参演剧目,经典民族
2022-09-10 09:38
原标题:汉字里的“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要到了,我们来说一说汉字里的“中秋”。“秋”的古字形像蟋蟀。蟋
2022-09-10 09:44
原标题:北京图书节破圈融入服贸会(主题)保留最被读者认可的特色板块设置“航天科技”“元宇宙”等专台专架(副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张恩杰
2022-09-10 09:39
原标题:陈酒调出新口味(主题)——国产动画电影对神话传说的创造性改编(副题)备受瞩目的国产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在暑期档公映,作为
2022-09-10 05:32
原标题:张艾嘉李少红陈冲执导周迅郑秀文领衔主演(引题)《世间有她》今登大银幕(主题)今晚报讯(记者丁晓晨)现实题材影片《世间有她》今
2022-09-09 16:31
原标题:在世界遗产鼓浪屿,与当代艺术“切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要去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需要坐船才
2022-09-09 15:42
原标题:纪录片《众神之地》(引题)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主题)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苗春 仅有4集、每集50余分钟片长的纪录片《众神之地》,自
2022-09-09 15:35
原标题:作家吕铮、马伯庸等获“第四届茅盾新人奖”(主题)蔡骏、卓牧闲等十人获得本届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副题)北京青年报记者张
2022-09-09 15:37
原标题:古代精美短文的“三个诀窍”古代流传下来的百十来字“豆腐块儿”散文,犹如晶莹剔透的宝石,历经无数次遴选,穿越千百年,仍“屹立”
2022-09-09 15:30
原标题:博物馆里过中秋北京地区博物馆推出46项文化活动今年传统节日“中秋节”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将推出46项文化活动,其中13项展览,33项
2022-09-09 15:48
原标题: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举办征文大赛中工网讯(通讯员梅喻林涛)近日,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开展“我眼中的职工互助保障”主题征文大赛活动
2022-09-09 08:33
原标题:电影频道传媒关注荣誉揭晓人民日报海外版电(记者苗春)9月3日晚,2022电影频道传媒荣誉之夜在北京通州运河文化广场举行。活动由电影
2022-09-09 08:39
原标题:国家图书馆举办“经典,予生活以诗意——‘文津经典诵读’十周年主题展”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雷宇翔9月7日,由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228
2022-09-09 07:34
原标题:“上海出品”迎接党的二十大重点影片《万里归途》首支预告片发布,揭秘中国式撤侨幕后(引题) 手无寸铁的他们,带125位同胞踏上回家
2022-09-09 05:35
原标题:《万里归途》预告片曝光李雪健加盟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肖扬7日,由饶晓志执导,郭帆、王红卫监制,张译、王俊凯、殷桃领衔主演的撤侨题
2022-09-08 15:34
原标题:京派内画代表性传承人高东升(引题) “反手”描摹壶里乾坤(主题)北京日报记者陈雪柠要在不足巴掌大的内壁画下江山美景、描摹人物
2022-09-08 15:38
原标题:原创音乐剧《四两青春》全国巡演启动中新网上海9月7日电(王笈)由上海音乐厅管理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原创音乐剧《四两青春》7日在凯迪拉
2022-09-08 15:28
原标题:石家庄:月饼制作迎中秋9月7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黄庄村一家月饼生产企业,工人在制作月饼。中秋节临近,河北省石家庄市各月饼
2022-09-08 15:35
原标题:“我要演到不能演了为止”(主题)84岁吴彦姝演85岁母亲获奖电影《妈妈!》周六公映(副题)北京晚报记者王金跃84岁的吴彦姝凭借出演
2022-09-08 15:42
原标题: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迁移工程开启海上施工(引题) 古船整体出水将住进“新家”(主题)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9月6日,长江口二号
2022-09-08 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