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魏晋贵族吃饭有多奢侈?又是如何终结的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众所周知,魏晋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巨富,他们热衷斗富比阔,还特别喜欢开大型宴会吃饭非常奢侈讲究,甚至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当时的石崇王恺斗富的故事让后人惊叹。那么他们到底平时都吃些什么?他们平时又是如何奢侈的呢?
一.豪奢宴饮,彰显身份
【资料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饮食生活在平民和富豪门阀之间是天壤之别,特别是门阀盛行的情况下,贵人豪族因其丰厚的经济条件而在饮食生活上极尽奢靡。
当然,也有一些开明之士提倡节俭,节制饮食。更有甚者,出现了一些极其抠门的人。可以说两方都走了极端,那么到底奢侈的门阀贵族有多奢侈呢?我们不妨具体来看看。
《晋书》记载:西晋何曾“性奢豪”,“蒸饼上不柝作十字不食。食日万钱,犹日无下著处”
也就是说当时的土豪何曾一天要吃一万钱,相当于今天人民币两万多,而且还说没地方下筷子(不好吃)。
而何曾的儿子何邵更是不减其父,“食必尽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钱二万为限。时论以为太官御膳,无以加之”。
也就是说何邵吃饭比何曾更过分,居然一天要吃两万钱,也就是四万人民币,当时来说他吃饭比晋武帝司马炎还奢侈。
当时这样的人可不止他们一家,比如西晋宰相任恺也是如此,“一食万钱,犹云无可下筋处”。何曾父子的饮食行为己经远远超过了温饱所需,其背后所体现的财力、地位等社会意义却昭然若揭。更有甚者当属石崇、王恺斗富,地位等社会意义却昭然若揭。更有甚者当属石崇、王恺斗富。
二.石崇斗富,王纲失序
石崇先生的老爸是大名鼎鼎的开国元勋,西晋十大家族之一的石苞。石苞死的时候,给几个儿子都分了巨大的财产,唯独没给石崇。石崇的母亲问石苞:“你怎么不给我儿子分点钱呢?”石苞先生表示:“他年纪最小但是最能赚钱,你等着瞧吧。”结果石崇果然极能敛财。
石崇先生担任荆州刺史之时大设陆卡,抢劫来往客商,获得了巨额财富。不过,说实话,这种方式并不是他获取巨额财富的主要来源,他的主要来源一共有三条:庄园经济
皇帝封赏商业贸易因为石崇担任荆州刺史已经是晋惠帝时期的事情了,然而他在晋武帝时期就已经富可敌国,所以根据后人分析石崇老兄其实主要是个商业人才,靠的是庄园经济买卖获取了巨额财富。石崇能够成为公认的财神,堪称西晋第一,靠的其实是另外一件事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斗富。他斗富的对象就是同样大名鼎鼎,司马炎老兄的舅舅,山都县公王恺。
王恺其实也算是石崇的好朋友,后来石崇老兄差点因为送王恺先生鸩鸟获罪,双方也算是斗出了感情,斗出了友谊。这俩货的斗富确实斗出了高度,斗出了深度,斗出了国际水平。
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其实这一条上可能王恺更浪费);王恺用赤石脂涂墙壁,石崇先生一听,立刻表示自己用花椒涂墙。总而言之石崇先生总是略高一筹。
为了何石崇斗富,王恺连商业间谍都用上了,当时石崇有三大法宝——跑的飞快的牛车,热气腾腾的豆粥总是能片刻间就端上来,冬天也能吃上晶莹剔透的韭菜。
在没有冰箱和保温设施的时代,这简直是不可能的,王恺先生干脆就花钱贿赂了石崇的下人,那货告诉他:“老爷的牛车驾驶员是老司机,牛随便跑他控制得好所以快,老爷把韭菜和麦苗放一起(这个是有生物学依据的,通过麦苗的生长素刺激)所以能保证晶莹剔透,老爷的豆子是切成粉的熟豆粉末,所以才能很快煮好。那么当时的巨富们都有哪些烹饪秘方的呢?
三.秘法烹调,独家法门
门阀政治下,贵门豪族的奢华饮食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的兴起,上行下效,在饮食行为上越级僭越的现象十分普遍。
越级僭越的出现直接表明了这一时期王权的微弱,无论是在饮食的种类上,还是在饮食礼仪上都展现出贵门豪族在与王权的对决中处于优势地位。而王权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虽然有力图扭转之心,但收效甚微。
首先,豪门权贵在食物品种上优于王室,甚至出现偕越之举。西晋时期,当时的大文豪和峤家里有不少李子味道非常好,结果司马炎听说让和峤给两个,结果和峤一共就给了几个李子,非常吝啬。
其次,豪门权贵掌握着精湛的烹饪技艺,这一时期的许多饮食家几乎皆出于其中。在古代社会,精湛的烹饪技艺之所以多出在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权贵之家,主要是因为技艺的实现需要各种纷繁多样的原料、器具,特别是那些比较昂贵或者难以获取的原料供应,通常是一般百姓所不能轻易实现的。
西晋时,王济性豪侈,“帝尝幸其宅,供撰甚丰,悉贮琉璃器中。蒸胜甚美,帝问其故,答曰:‘以人乳蒸之。’帝色甚不平,食未毕而去”。
琉璃器在西晋时期尚属于从西域传入的奢侈品,王济不仅讲究食器的搭配,还追求口味的丰美,以奴隶乳蒸腌。司马炎一听这材料立刻就吃不下去了,可见王济的奢侈连皇帝都赶不上。
权贵大族在饮食上的领先地位极大地打击了王权的自信心。他们因为在饮食上的优越性而让王室在大族面前黯然失色,西晋何曾就连御厨的食物都看不上,直接用自己的厨子只因为他觉得御厨的手艺实在是太差,由此可见一斑。那么上层贵族如此奢侈,下层百姓又如何呢?
四.灾害因袭,穷困潦倒
一般而言,相对于“肉食者”的上层社会,下层民众的饮食状况大多以素食或蔬食为主,有时甚至更差。西晋时,普通民众平时蔬食供餐,只有节日庆典之时方能吃上肉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占有着社会中的绝大部分上等的食材,巨大的贫富悬殊在饮食上体现出来。加上社会动乱、灾害频繁,广大下层民众的饮食状况十分恶劣。饮食上的差异己经成为阶层分别的显著标志。
首先,在饮食的结构与种类上十分单薄,主要以粗食菜羹为主。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甚至连粗茶淡饭都不能供给。除了豆饭蕾羹之外,盐饭盐菜也是日常饮食的重要部分。
此外,麦食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普及。相对于稻米而言,麦食还是一种较为粗糙低等的食物。即便是世家大族的奴仆一样不能迟到他们的残羹剩菜。
西晋时期,顾荣曾与同僚饮宴,于宴间割烤肉给帮他们烤肉的人,并说道:“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意思就是他们终日烤肉但是不知道烤肉是什么味道。
可见不论是底层的平民百姓,还是服务于权贵大族的仆役,他们的饮食生活必然以粗糙的饭食为主,与那些豪奢的门阀大族相比他们的生活之惨可见一斑。
五.限制奢侈,风气渐转
这样奢侈的行为造成的结果就是整个国家的崩溃糜烂,当时西晋朝廷在永嘉之乱中崩溃可以说给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
西晋的奢侈风气导致整个社会其实都已经腐化了,傅咸评论道:古者大夫乃不徒行,今之贱隶乘轻驱肥。
也就是卑贱的奴隶都能宝马香车,这不仅仅是富裕,更是病态,整个社会呈现出了一种恐怖的病态,人们丧失了礼义廉耻的概念,完全依靠仓廪实而知礼仪的基本观念维持社会道德的运转,人人只知道有家不知道有国,鼠目寸光,西晋一朝孝子成群,但是忠臣寥寥,能为国尽忠的人少之又少。
另一方面,长期的腐化生活彻底消磨了他们的才华和意志,比如著名的王濬先生,在灭吴成功之后就贪图享乐,奢侈无度完全没有了当年的锐气。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式微,动荡的局势破坏了传统的礼仪规范,使得上下失序,贵贱无章。针对此种情况,加强对潜越之举的管控、提倡节俭的呼声不断被提出来。一些开明士大夫针对王纲失序的情况,纷纷上书要求遏制这种不正之风。
在傅咸等人看来,灾荒频仍的年代,奢侈浪费比天灾还要严重。同时,世俗奢而不加管控,反而相互攀比,这是造成偕越之举的重要原因。因此,傅咸主张国家政权要对社会之奢风加以整顿,重归正常秩序。
王权作为国家权力的最高象征,对社会中奢侈浪费的行为更是视之为道德与经济的紊乱。奢侈之风不仅会浪费大量的饮食资源,还会侵蚀长久以来的身份之隔。
东晋孝武帝曾因司马道子府第“修饰太过”而诫其节俭。到了宋武帝刘裕上台大力的改善社会上的奢侈之风。
刘裕规定饮食和用度都不能超越规定的数值,而且规定不能用过分的装饰。他身体力行作风十分简朴,经过宋武帝的长期调整,终于扭转了这种不正之风。
笔者认为:成由简,败由奢,可见当时社会风气的奢侈最终导致西晋的巨大崩溃,当时贵族们的疯狂享乐最终也化作了利剑反噬自身,不可不令后人深思。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
【2】陆翎《邺中记》
【3】干宝《晋纪》
【4】范哗《后汉书》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在李时珍的故乡探寻蕲艾传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夏瑾文并摄 踏上湖北蕲春的土地,空气里也多了一丝淡淡的艾草香。这里盛产的艾草,
2022-09-06 15:29
原标题:数字赋能为传统文化增添光彩(主题)从2022服贸会看中华文化“扬帆出海”(副题)新华社记者翟翔、杨淑君春华秋实,馥郁芬芳。石榴,
2022-09-06 15:28
原标题:好电影不会“隐入尘烟”“高口碑、高评分的好电影,真的会持续发酵。”国产电影《隐入尘烟》低开高走、票房逆袭后,一位影评人如此评
2022-09-06 15:43
原标题:希腊摄影师镜头下的北京之美新华社北京电(记者赵晨捷、魏梦佳、王健)17年前首次到访中国时,希腊摄影师乔治·杜帕斯对这里一无所知
2022-09-06 15:31
原标题:苏州:龙狮运动进校园促进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新华社南京9月5日电(记者刘巍巍)将舞龙舞狮设为独立体育课程、在大中小学成立龙狮社团、
2022-09-06 15:28
原标题:故宫特展开启古今对话(引题)在书房中“照见天地心”(主题)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邹雅婷 提起书房,你会想到什么?是寒窗苦读、古卷
2022-09-06 09:26
原标题:从“保下来”到“活起来”,千年古厝重焕光彩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在这些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现场,常年可见一位古稀老人在耐
2022-09-06 09:47
原标题:笑中有泪港味浓郁!今年的爱情喜剧片黑马来了?新民晚报记者孙佳音由江志强监制,陈咏燊执导,实力演员黄子华、邓丽欣、张继聪、王菀
2022-09-06 08:37
新华全媒+原标题:数字赋能为传统文化增添光彩——从2022服贸会看中华文化“扬帆出海”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新华社记者翟翔、杨淑君春华秋实,馥
2022-09-06 08:28
“二十四节气”原标题:露从今夜白秋向此时分人民日报记者孟扬曹怡晴 白露“露从今夜白”,白露是9月的第一个节气,它代表着孟秋时节的结束、
2022-09-06 08:40
原标题:中国国际时装周在京拉开帷幕作者:许之丰2022年9月4日,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拉开帷幕。今年是中国国际时装周创办25周年,本季时装周
2022-09-06 07:37
原标题:逛服贸会把文博文创带回家定制北京中轴线主题文创、走进汉墓寻宝探秘、现场体验纺织拓印……本届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的文博文创展区,
2022-09-06 05:47
原标题:《敦煌奇妙夜》带来“敦煌之旅”北京日报讯(记者韩轩)继深圳、广州等地的巡演后,9月2日至3日,亲子音乐舞台剧《敦煌奇妙夜》在北京
2022-09-05 15:27
原标题: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落幕北京日报讯(记者王润)昨天,话剧《求仙学道》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上演。该剧也为为期五个月的第七届中国原创
2022-09-05 15:27
原标题:贾浅浅:这三首诗不是我写的9月4日晚,贾浅浅独家授权顶端新闻发布辟谣:“《雪天》《真香啊》《黄瓜,不仅仅是吃的》这三首诗歌,不
2022-09-05 15:36
原标题:以主角的艺术担当角逐“文华”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陕西人艺茅奖三部曲继《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之后推出的话剧《主角》,9月3
2022-09-05 15:25
原标题:暑期档票房超91亿元(主题)创三年来同期最佳成绩(副题)天津日报讯(记者张钢)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截至8月31日24时,今年电影市
2022-09-05 15:31
新华全媒+原标题: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日前开始,“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在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面向公众展出。本次展览以“百
2022-09-05 09:27
原标题:国产动画片《青蛙王国之极限运动》在京沪首映,全国超前点映拉开大幕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彭冰柳姗姗作为《青蛙王国》系列IP的第三部,
2022-09-05 09:39
原标题:全国100处考古发现代表性文物亮相郑州新华社郑州9月4日电(记者史林静、吴刚)良渚遗址神人纹玉琮、二里头遗址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2022-09-05 09:41
原标题:江西开展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人民日报南昌9月4日电(记者王丹)日前,江西省公布第一批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名
2022-09-05 09:31
原标题:繁星盈天一眼千年(主题)——在百年考古发现中探源中华文明(副题)光明日报记者王胜昔光明日报通讯员郝永飞9月4日,参观者在“繁星
2022-09-05 09:45
原标题:云南非遗文化展示亮相服贸会云南日报讯(记者韩成圆实习生吴姣)9月2日下午,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区内,
2022-09-05 08:25
原标题:青海省博物馆连续六次入选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榜中新网西宁9月4日电(记者李江宁)记者4日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日前,由中国文物
2022-09-04 16:43
原标题:故宫博物院首部音乐儿童剧《甪端》首演光明日报北京9月3日电(记者李韵)经过近两年的筹备,故宫博物院首部音乐儿童剧《甪端》于2日在
2022-09-04 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