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帽是官吏的制帽,是古代“头衣”的一种,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长翅帽”是宋朝官员佩戴的一种官帽,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乌纱帽。但这种官帽有别于之前的帽子,其特别之处在于,帽子后边长了两个长长的翅膀。其发明者就是宋太祖赵匡胤。
(相关资料图)
那么,宋朝之前官员的乌纱帽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赵匡胤要将官帽设计成这个看起来有些奇葩的形状呢?
我们先来看看“乌纱帽”是怎么来的。
从“乌纱帽”的名字我们不难看出,这就是用黑色的纱制作而成的一种帽子。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里,乌纱帽逐渐演变成做官入仕的代名词。考取功名入朝为官后,被称作“戴上了乌纱帽”;反之,被削去官职,贬为庶民后,就叫做“摘掉乌纱帽”。
以至于发展到后来,人们约定俗成“乌纱帽”就是官宦的象征,是官员才能佩戴的帽子,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标记。
实际上,最初的乌纱帽,并非官员特权,而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曾广泛流行于百姓当中。据说,第一顶乌纱帽的发明者,是南朝人王休仁。
《宋书》中对这个细节记载如下:“明帝初,司徒建安王休仁制乌纱帽,反抽帽裙,民间谓之‘司徒状’,京邑翕然相尚。”
王休仁之所以制作乌纱帽,纯粹是一时心血来潮赶时髦,只想佩戴一顶和别人风格迥异的帽子,便将一块黑色的纱布四边抽扎起来戴在头上,一顶式样新颖、简单大方的乌纱帽就此诞生了。
但令王休仁没想到的是,这种乌纱帽一经问世就备受青睐,人们纷纷效仿,风靡一时,到唐朝后达到鼎盛。
乌纱帽作为官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开始于隋朝。以帽子上玉佩块数的多少来区分官员等级。据说一品官职的乌纱帽上有9块玉饰,以此类推,五品官员只能镶嵌5块,六品及以下的官员则不能有玉饰了。
再来看看赵匡胤是如何改进乌纱帽的。
乌纱帽发展到宋朝后,宋太祖赵匡胤别出心裁地对帽子做了改进。他用铁片、竹篾做骨架,在帽子的两边各穿出一尺多长的翅膀。一旦晃动起来就忽忽悠悠的,官员们走路也因此倍加小心,生怕有个磕碰,撞坏了官帽。这种帽子学名叫展角幞头,俗称长翅帽。
赵匡胤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众所周知,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登上皇位的。在当初的兵变过程中,众多文臣武将都是他的同僚,而且都有拥立之功。待老赵坐上龙椅后,对这些昔日有功之臣自然十分客气,大臣们也没太把老赵放在眼里,平时少不了显得稍微随意一些。
尤其是上朝之时,大臣们总是喜欢交头接耳,家长里短地或聊天、或议论朝政,搞得老赵极为尴尬。当面呵斥吧,又怕伤了这帮出生入死兄弟间的和气;置之不理吧,又有失体统,败坏了朝堂的规矩。
一天早朝,赵匡胤一脸庄重地端坐在龙椅上,聚精会神地听着一位大臣的奏报。老赵想借此营造一个庄严肃穆的朝堂氛围,给大臣们做个表率,阻止他们在殿前窃窃私语。
可没过一会儿,几个大臣还是忍不住开始交头接耳,全然不顾朝堂上应该遵守的规矩。赵匡胤心中很是不爽,但他还是强压了怒火,没有当场发作,而是不露声色地继续听完了大臣的奏报。
退朝回宫后,老赵冥思苦想,怎样才能阻止大臣们在朝堂上随意交谈呢?终于,他灵机一动,在大臣们的帽子上找到了方法。他命人在纱帽后面分别加上长翅,这样官员们就没法凑在一起交谈了,朝堂风气也严肃了很多。
不过,这种乌纱帽也对官员的出行造成了困难,因此,老赵又颁下旨意,平时上街就不用戴乌纱帽了,但上朝时是必须戴的。
围绕着长翅帽,还生出一则更有趣的故事来。
话说宋朝到了宋真宗的时候,有一日,宰相寇准为体察民情,微服私访。他换下官服,取下长翅帽,着便衣,将自己装扮成书生模样,来到京郊深入民间走访。
在一处茶馆里,寇准偶遇了一位老者,在和他谈完话起身离去时,这位老者突然间对寇准行了跪拜之礼。
寇准满脸疑惑地询问老者:“老先生,鄙人乃一介书生,你怎可对我行如此大礼?”
老者含笑答道:“先生乃朝廷高官,我心里自然是有数的。”
寇准问道:“我和你素不相识,你如何得知啊?”
老者回答道:“先生刚才进屋时左顾右盼,就像生怕你的长翅帽碰到了周围的物体一样。如果不是长期佩戴长翅帽,又怎会养成这样的习惯呢?”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主题)——宋代香事中的文人意趣(副题)香事在我国由来已久。北宋丁谓在《天香传》中说:“香之为用,
2022-09-02 16:43
原标题: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引题)古桑树焕发勃勃生机(主题)王方晗走进位于山东省德州市的夏津黄河故道,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桑树林展现在眼前
2022-09-02 16:48
原标题:电影新片《妈妈!》定档中秋节张钢天津日报讯(记者张钢)国产新片《妈妈!》定档9月10日中秋节上映。影片讲述85岁妈妈照顾65岁患阿尔
2022-09-02 16:35
原标题:听,三千年青铜文化在回响作者:康岩铜及其衍生出的青铜文明,在物质资料和社会意识双向层面,深度参与了中国大历史的构筑。而铜陵这
2022-09-02 15:33
原标题:《魔域·亚特之光》:戏剧与游戏的双向奔赴胡一峰近日,由网龙网络公司及丰硕果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大麦Mailive联合出品的原创舞
2022-09-02 15:38
原标题:陕西西安少陵原(引题)见证历史演进一览文化交融(华夏博物之旅)(主题)人民日报记者张丹华陕西省西安市少陵原发现的十六国大墓,
2022-09-02 15:45
原标题:科技助力,考古更精细宁琰颜料分析、紫外光拍摄以及三维模型打印等技术的应用,为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在考古发掘过程、现场保护
2022-09-02 15:28
原标题:为青少年搭建多彩赛事舞台(体坛观澜)陶相安打造成熟的赛事品牌,建立合理的赛事体系,优化青少年的参赛体验,让他们保持运动热情、
2022-09-02 15:39
原标题:人工智能会写诗、画画北青报记者深度对话“微软小冰”开发者(引题)AI被赋“生命”会抢艺术家饭碗吗?(主题)在今年两会会场上,“
2022-09-02 09:42
原标题:著名津派表演艺术家金书贵病逝曾饰演《三国演义》中庞统中新网天津9月1日电(王在御)记者1日从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获悉,8月27日,央视
2022-09-02 08:46
原标题:首图借书可享送书上门北京青年报记者张恩杰2022年8月30日,首都图书馆正式推出“阅享京彩”网借服务平台,这是首图推动全市公共图书馆
2022-09-02 05:40
原标题:中文版歌剧《茶花女》:洋戏中唱,一唱一甲子中新网记者林春茵中新网福州9月1日电 指挥家高嵩站在舞台前下沉的乐池里。坐在剧院最后
2022-09-01 15:40
原标题:成都武侯祠新发现清代《前、后出师表》碑刻光明日报记者周洪双光明日报通讯员陈晨记者近日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获悉,该馆对诸葛亮殿墙
2022-09-01 15:35
原标题:复州皮影戏《盗马关》获全国3个奖项辽宁日报讯记者杨竞报道 近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主办的第八届木偶皮影中青
2022-09-01 09:45
原标题:鞍钢博物馆等3家单位入选国家工业文化教学基地辽宁日报讯记者商越报道8月26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公布“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名单,我
2022-09-01 09:43
原标题:“网络文明时代新声”--网络文明主题歌曲征集结果发布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窦菲涛8月29日,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之中国网络诚信建设
2022-09-01 08:35
原标题:“5G让木版年画‘活’起来”获奖天津日报讯(记者 仇宇浩)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智慧文旅专题赛(智慧旅游)日前颁奖,天
2022-08-31 15:34
原标题:放弃讲故事的电影,揭示了生活的暧昧和诗(引题)爱情之外的《漫长的告白》(主题)柳青电影开始于北京钟鼓楼下的胡同里,弟弟立冬确
2022-08-31 15:31
原标题:荐书︱法国著名哲学家德勒兹最后一部著作《批评与临床》修订再版工人日报—中工网端记者陈俊宇《批评与临床》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吉尔·
2022-08-31 15:24
原标题:荐书︱《椿树峁》:黄土高原、山中日月,镌刻上他们的情感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陈俊宇四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大风将尘土和几个中学毕
2022-08-31 15:24
原标题:传统文化当代化策略中的创新与融合(主题)——评上海出品的国漫大片《新神榜:杨戬》(副题)程波追光动画的产品策略,笔者以为,一
2022-08-31 09:26
原标题:演员王东被妻子控诉家暴任何辩解都太苍白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韩浩月让暴力消失于家庭生活,应是所有人共同的愿望与追求。8月
2022-08-31 08:37
原标题:11年不竭高峰求索之路,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携《敦煌女儿》角逐文华表演奖新民晚报记者赵玥从上海出发,八次赴敦煌“深扎”,今明两
2022-08-31 08:31
原标题:人文社《红楼梦》推出最新版林黛玉史湘云联句悬案有新解(引题)“冷月葬诗魂”恢复为“冷月葬花魂”(主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
2022-08-31 08:46
原标题:周迅那英加盟《脱口秀大会5》北京晚报讯(记者李夏至)脱口秀竞演节目《脱口秀大会》近日官宣,第五季即将开播。本季节目集合了53组脱
2022-08-30 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