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古代战争里占重要地位的“盔甲”,都会用什么材料来制作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古代典籍中,常用“带甲十万”形容国家的强盛。《唐律疏议》、《宋刑统》《大元通制》、《大明律》等法典,秉承着“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的原则,突显出盔甲比进攻性武器更为可观的价值。
(资料图片)
盔甲这么重要,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上图_刚出土时,身穿皮甲的的秦兵马俑
皮甲皮甲因造价低廉、质地坚韧、易于加工、原材料获取便利等优点,它的使用跨度从殷商到清朝,是战争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盔甲。战国文献《考工记》明确表示:“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当时的盔甲原材料选用犀牛皮。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皮甲由整片使用向小片连缀进化,形成了盔甲史上里程碑意义的“札甲”。宋末元初学者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解释:“一叶为一札,七节、六节、五节其数也。”也就是说皮甲由甲叶组成,一片甲叶为一札,多以七片、六片、五片组成完整的皮甲。札甲的出现,使皮甲演化为用于躯干部分的“上旅”和用于足部的“下旅”,功能有细化,防御更完善。
上图_元军的札甲
元朝时期,生活在中国的犀牛和大象在持续猎杀之下趋于灭绝,皮甲大多采用牛皮材质。此时,皮甲经历了从罗圈甲、札甲到鱼鳞甲转变,见证了蒙古大军由弱到强的转变。满清军队受蒙古军队的影响,皮甲仍然在军队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的摆牙喇军常穿铁甲、锁子甲和皮甲等三层盔甲作战。皮甲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合,为军队提供有效的保护。
铁甲相较皮甲,铁甲呈现出防护性好、制作精良、工艺完备的特点。古代大规模装备铁甲始于春秋时期。《荀子·议兵篇》有云:“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这里的“三属之甲”指的是从上身、髀部、胫部等三部分组成的整套铠甲。
在实战中,铁制札甲是出镜率最高的盔甲。它分为大札和小札,前者甲叶较大,讲究防护性,如宋朝的“步人甲”,后者甲叶较小,注重装饰性,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盔甲,重约16.65公斤,甲片共计2895片。
按编织方法不同,铁甲可分为左片叠右片、右片叠左片、上片叠下片以及由织物、皮革和甲片组成复合方式。受编织方法的影响,相继出现了札甲、明光甲、鱼鳞甲、山纹甲、锁子甲等不同形制,配件也逐渐增加,其工艺水平在宋明时期达到顶峰。铁甲的普及虽晚于皮甲,不过从两汉开始就占据在盔甲史上居于C位,倍受瞩目。
上图_清朝骁骑校棉甲胄,故宫博物院藏
棉甲作为一种外来的经济作物,棉花自宋朝传入中国后,受限于纺织技术,并未普及民间。宋末元初,黄道婆改进纺车,棉纺织业开始兴起,棉甲应动而生。棉甲具有质轻保暖、性价比高、厚度高、阻力大的特点,对早期火药弹丸有较好的防御力,在元明清三朝广泛应用。
明朝首辅朱国祯的《涌幢小品》记载着棉甲的制作:“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用脚踹实,以不胖胀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鬒不烂,鸟铳不能大伤。”一副全套棉甲有腿裙、护腋等组成构成。
上图_《乾隆大阅图·列阵》里八旗军士皆身着棉甲
按材料和缝制方式分,棉甲分为纯棉甲和棉铁复合甲两大类。纯棉甲重约15至20斤,类似于凯夫拉防弹衣。军队装备的大都是棉铁复合甲,它分为暗甲和明甲两种,暗甲与棉袄相似,只是它内衬泡钉或锁子铁网。明甲以棉甲为胆,内缀铁片或外覆铁网,相当于凯夫拉防弹衣外插陶瓷插板。
明末名将卢象升所属万人标营中,6000名骑兵身着铁甲,4000名步兵身着棉甲,显然棉甲和铁甲已经并驾齐驱了。一副清朝棉铁复合甲的重量约35至40斤左右。实质上,棉甲是铁甲的延续,在明清战场上扮演着主要角色。
纸甲纸甲并不是忽悠人命的样子货,而是货真价实的真防具。纸甲的首次实战记载出现在《新唐书》,唐懿宗在位期间,河中节度使徐商“置备征军,凡千人,襞纸为铠,劲矢不能洞。”五代末期,淮南农民起义军中,有“积纸为甲”的“白甲军”。《宋史》记载:“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四月,诏江南淮南军,造纸甲三万,给陕西防城弓手。”可见,纸甲在北宋已经相当普及了。
朱国祯在《涌幢小品》描述纸甲制作时,称:“纸甲,以无性极柔之纸,加工锤软,叠厚三寸,方寸四钉。如遇水雨浸湿,铳箭难透。”纸甲采用以楮树皮或麻类为原料的粗纤维纸,与绢布间隔相叠,累至三寸,用钉钉实。
对于水军而言,优质的纸甲比铁甲更受欢迎。南宋泉州知州真德秀曾在公文中坦言:“水军所需者纸甲。今本寨乃有铁甲百副,今当存留其半,而以五十副就本军换易纸甲。”真德秀以百副铁甲换50副纸甲,看似吃亏,实际上他看中的是纸甲独有的防水和防火功能。看似纤薄的纸,通过特殊工艺的加工,制成的纸甲能在实战起到以柔克刚的作用。
上图_秦兵马俑石甲坑
石甲石头做甲,并非天方夜谭,而是确有其事。1998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清理秦始皇陵东北角陪葬坑时,出土了大量石甲。经整理,共出土120余副石质甲胄,分为鱼鳞甲、札甲、特大甲和甲、胄等,其中鱼鳞甲有三副,甲片长3.8-4cm,宽3-3.5cm,厚0.3-0.5,甲衣的甲片数量多达850片。
这些石甲采用青石材质,通过选材、切割、钻孔、修整和编缀等工艺制作而成。石甲片上的孔有方孔和圆孔两种,编缀时,工匠用一根铜细扁条两端穿过两片相互叠压的石甲片小孔内,然后铜细扁条在第二个甲片背部朝相反方向折压90度。折压铜条时,有时向内折压,两端不连,有时折入孔内,呈一字型,有时折成斜十字型。
整副石甲分为前身甲、后身甲、前甲裙、后甲裙、双肩、披膊等八部分组成。据专家推测,石甲与铁甲重量相近,防护相当,具有一定的实战价值。石甲的出土在世界考古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蕴含着秦朝工匠的无穷智慧。
上图_明朝《出警入跸图》里身穿铠甲的锦衣卫
盔甲的材质还有青铜、藤、木、竹、骨、角等非主流材质,各具特点,异彩纷呈。
由于古代对盔甲管理极为严格,发现私藏者非流即死,这一规定造成古代盔甲传世极少,著名的山纹甲就此失传。了解盔甲材质,有利于厘清误解,正视历史,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资料:
【1】王望生 《始皇陵园陪葬坑石甲胄初探》
【2】郭永芳 《纸甲》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郎朗亮相柏林“森林舞台”露天音乐会中国钢琴家郎朗13日晚在德国柏林森林剧场与指挥家丹尼尔·巴伦博伊姆以及西东合集管弦乐团,共同
2022-08-15 15:47
原标题: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昨日开幕推出香港回归25周年特展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12届北京国际电
2022-08-15 15:42
原标题:81岁著名剧作家、原中央实验话剧院院长刘树纲病逝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编剧、原中央实验话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
2022-08-15 15:42
原标题:吉林磐石红石砬子发掘出2600余个抗联遗迹今天是8月15日,1945年的这一天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日前在吉林磐石的红石砬子抗联遗
2022-08-15 15:30
原标题:轻音曼舞花月夜天光云影自在游(引题)北影节嘉年华邀市民“来影都过周末”(主题)北京日报讯(记者李洋通讯员张迪)昨天19时30分,
2022-08-15 15:24
【新书榜单】原标题:文明与诗:漫长的德教《艾青诗选》艾青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本书收录了艾青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如
2022-08-14 05:33
原标题:手艺背后的手艺人(主题)——读《这不是手艺,这是生活》(副题)刘学正人间滋味,离不开烟火气,而经由岁月沉淀的手工物什,总能在
2022-08-14 05:43
【高谈阔论】原标题:名人传记只是一个侧影冷荞麦假期来临,不少有识之士,照例会发声鼓吹读书。与惯常推介阅读经典名著的老生常谈不同,今年
2022-08-14 05:38
原标题:沉迷的“小书虫”图为车厢门快关上时,仍然沉浸在阅读中的小男孩。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吴凡摄如今的地铁上,曾经寻常的读书看报身影
2022-08-14 05:34
原标题:大家风范儿童情怀(主题)——读梅杰《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纲要)》(副题)刘彪《花卉》钱维城[清]络因供图梅杰新近出版了《重写中
2022-08-14 05:32
原标题:李玉新片《断·桥》深度挖掘人性(引题)王俊凯马思纯上演“姐弟情深”(主题)北京日报记者王金跃由李玉执导的新片《断·桥》近日在
2022-08-13 15:44
原标题:马思纯王俊凯主演(引题) 电影《断·桥》今日上映(主题)北京日报讯(记者丁晓晨)今天上映的电影《断·桥》,11日在北京举行首映
2022-08-13 15:28
原标题:“京剧文化之旅”直播戏装之美北京日报讯(记者韩轩)戏曲舞台上,演员们身上的华美戏装往往需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近日,“京剧文
2022-08-13 15:37
原标题:全影视化拍摄演绎大唐江湖(引题) 《少年奇妙游》国风晚会新表达(主题)今晚报讯(记者高爽)国风盛典晚会《少年奇妙游》今晚在河
2022-08-13 15:47
原标题:原创生态舞剧《大河之源》来京巡演北京日报讯(记者韩轩)以“打造生态高地,守护中华水塔”为主题原创生态舞剧《大河之源》已在天津
2022-08-13 15:40
原标题:2022年总台中秋晚会将融合虚拟扩展现实技术与苏州实景山水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记者白瀛)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将于9月10
2022-08-13 09:35
原标题:这群表演满分的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文汇报记者王彦《天才基本法》收官,无论剧集本身争议多少,观众对前十集的孩子戏给了一致好
2022-08-13 08:30
原标题:音乐家刘炽诞辰百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新华网北京8月12日电刘炽是我国著名音乐家。在他六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上千部(首)形式
2022-08-13 05:31
原标题:荐书︱典藏级野生大象科普书,《最后的大象》讲述非洲象群的生活及生存现状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欧阳通讯员赵艳芳作为最大的陆地哺乳
2022-08-12 22:31
原标题: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完成改造对外开放历经一年多的更新改造,位于上海人民广场的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日前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增加2000多
2022-08-12 15:32
原标题: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迎来首个媒体开放日图为媒体记者在中央总馆文瀚阁进行采访,了解相关情况。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王伟伟摄8月11
2022-08-12 15:32
原标题:百川渊薮熔古铸今——《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创意推广展正式开幕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雷宇翔8月10日,由国家图书馆主办,天津市委宣
2022-08-12 15:29
原标题:近600平方米违建拆除(引题) 皇史宬古代木门重见天日(主题)北京日报讯(记者王琪鹏)历时两年的皇史宬南院违建拆除工作已于近日结
2022-08-12 05:26
原标题:杨紫:适应成人世界审美标准的代价闵思嘉《沉香如屑》几乎一比一地复制了《香蜜沉沉烬如霜》:杨紫主演,网络小说改编,跨越前世今生
2022-08-12 05:38
原标题:昔日因“慢”让无数困于城市樊笼的观众获得了一份遥远的抚慰,如今因“慢”陷入了平淡叙事的困境——(引题) 慢综艺因何变了味儿(
2022-08-12 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