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世界热点!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这个案件存在哪些疑点?

时间:2022-08-08 09:38:21    来源:趣历史网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在位后期发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此事件牵扯者达数十万人,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武帝晚年整出了一个著名的巫蛊之祸,这巫蛊事件就是一个糊涂案,按照《史记》的记载,存在很多逻辑不通的地方,大概是由于司马迁写这段历史时,案件调查并未结束,资料不全的缘故。而《资治通鉴》则把事件描述得很顺畅,可惜只是司马光个人的解读,不能当成正史。

事实上,直到汉武帝驾崩,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太子刘据是被冤枉了还是真的行巫蛊了?江充等人在案件中究竟有多少过错?都是糊涂账,因为案件牵连人员太多,在田千秋等人的建议下,这个案子实际上被存而不结,悬起来了。并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就是一个冤案,那是司马光的结论。


(相关资料图)

所以关于这个案件的解读有三个疑问:一、江充真的是奸臣吗?二、汉武帝对江充有几分信任?三、汉武帝对刘据有几分信任?

江充算不上奸臣,他在案件中的角色要准确看待

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未将江充列入《佞幸列传》,而是与蒯通、伍被、息夫躬并为一传,说明在司马迁眼中,江充就是个亦正亦邪的人物,一半红一半黑。

翻看史书,江充的事迹其实不多,主要集中在为汉武帝充当工具,打压豪门权贵,甚至太子刘据的门人擅闯驰道,他也不顾太子求情,向汉武帝做了如实汇报。

因此,史书煞有其事地认为,江充因此得罪了太子,怕被太子清算,于是就想借诬陷搞掉太子,后人把这个当作巫蛊案爆发的理由。

其实这是一种混淆是非的说法,像江充这种执法苛严的人物,在西汉比比皆是,江充跟张汤、暴胜之、宁成等人相比,小巫见大巫。刘据虽然因此吃过亏,但实在太鸡毛蒜皮,江充对皇帝忠心,难道不是刘据登基后正需要的吗?何来结仇之说?

江充在汉武帝身边二十余年,以汉武帝的精明,不可能不洞察江充。之所以启用江充,实在是巫蛊事件接二连三闹得太凶,汉武帝需要一个敢于得罪人的狠角色,来压制住这股歪风。

江充在案件中有扩大化的倾向,这个容易理解,立功心切嘛。不过,他这种人对皇帝的忠心还是主流,所以绝不敢捏造。也就是说,江充擅长于把1说成10,绝不敢把0说成1。

我们再看看巫蛊案的调查组成员:江充、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宦官苏文。韩说是领兵的将军,自然是保证办案人员的安全,以及受到抗法事件时的及时处置。章赣是监察官员,起到对案件处理的监察作用。因为巫蛊案涉及内宫,苏文的角色就是协调宫中事宜。

从这个安排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江充想诬陷太子,比登天还难!巫蛊是从宫中挖出来的,埋藏必然很费劲,不大可能造假。现场诬陷就必须做到四方合污,韩说是太子的舅舅卫青一手提拔的将军,没有理由诬陷太子,章赣的立场不清楚,如果他跟太子有过节,史书一定会有交代,可惜没有此类记载。

如此一看,诬陷的可能性也不大。

另外,江充在太子宫搜出巫蛊,根本还没见到汉武帝就被杀了。也就是说在太子巫蛊事件中,江充如何汇报工作,汉武帝如何采纳,都没有到这一步就被刘据一刀砍没了,何来信任之说?

所以,江充应该是被冤枉了的人,他绝不是奸臣,顶多存在行为过激,不可能造假,更不存在谋害太子的动机。

汉武帝对江充的信任,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汉武帝这个人非常个性化,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往死里用,一旦不喜欢就往死里整,本质上他从来没有真正信任过谁,只是谁能成为他最得力的工具。这一点从他对张汤、卫青、主父偃等众多大臣的使用,以及这些大臣的结局就可以明显看出来。

所以,不存在汉武帝对江充有多么信任之说,只是那个阶段,他需要江充这把刀,替他向行巫蛊的人开刀。

根据史书记载,那段时间巫蛊事件确实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程度。巫蛊事件后的几年,调查组对善后一直迟迟不能有结论,原因就是刘据死后,巫蛊事件依然没有停止,从汉武帝与田千秋的对话已经明确得出这个结论。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状况,因为汉武帝末期,整个大汉帝国因为汉武帝穷兵黩武和滥杀无辜,导致政权濒临崩溃,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所以有理由相信,针对汉武帝的巫蛊之术,肯定是存在的,而且数量不少。

汉武帝对调查巫蛊事件是什么态度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晚年的汉武帝极其暴戾和自私,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身体不好,就是因为受到巫蛊之术的压胜。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宁可对江充的过度杀戮睁一眼闭一眼,也不会关注有多少人受到了冤枉。

其实这不是基于对江充的信任,而是出于个人的私利。

汉武帝对太子刘据的态度,基本上还是信任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汉武帝对刘据一直不满,早就有心废掉太子。这话其实有点过度解读,这个观点的依据无非是两个:一是尧母门事件,二是李夫人受宠。

在汉武帝的六个儿子中,如果汉武帝要行废立,只有昌邑王刘髆和钩弋子刘弗陵二人可以选择。

刘髆是李夫人的儿子,人们从汉武帝对李夫人的宠爱,以及对李广利等李家人的擢拔,得出了刘髆将取代刘据的结论。不过这个说法站不住脚。

汉武帝不是个感情用事的人,相反很理智,理智到绝情。他考虑储君人选,绝不会感情用事。虽然刘据的仁柔让他不满,但汉武帝不可能不意识到,帝国接下来就需要一位仁柔的君王。刘髆有什么特长呢?史书没有记载,甚至都没有汉武帝对刘髆任何赞赏的地方。

李广利为何得宠,很简单,汉武帝需要第二位卫青的出现,加之汉武帝对自己捏沙成泥的手段太过自信,他自认为他可以把一个骑奴改造成大将军,也可以把李广利培养成一代将星。所以,汉武帝重新李家人,跟刘髆其实没多大关系。

再说刘弗陵。巫蛊之祸的时候刘弗陵才三岁,汉武帝有可能用一个三岁小孩顶替当了三十年太子的刘据吗?

为何结果真的是刘弗陵呢?刘据死后,汉武帝实在没得选择了,只能退而求其次!由此可见,尽管汉武帝不太喜欢刘据,但是作为接班人,刘据无疑还是第一选择。

我们不能把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对两三幼子的特殊心境所表现出来的超常举动做过度解读,更不能把它当作易储的前兆。以汉武帝的手段,假如他要易储,绝不会如此优柔寡断。

巫蛊之祸中,太子刘据的举措是不当的,是事件走向不可收拾的第一责任人。当时的大臣们,以田千秋为首,虽然提出了“子弄父兵”,其实还是承认了刘据造反的事实。多年后,汉宣帝登基,大臣们在议定刘据的尊号时,给他加了个“戾太子”,等于在谴责刘据造反的行为。

刘据有可能真的行了巫蛊,江充没有冤枉他。这一点从很多细节就不难得出结论。应当说,汉武帝对刘据还是比较信任的,假如他对刘据怀疑,恐怕刘据绝对没机会造反!

巫蛊之祸,为何成了悬案

直到汉武帝驾崩,他也没弄清楚事件的真相,估计他也不敢知道真相,很可能那个真相会让他痛彻心扉。所以,他宁可相信这就是一起冤案,因而他选择了舆论更有利于他的做法——烧死苏文、灭江充三族、镇压巫蛊之祸与太子作对的人,摆出一副自己受了蒙蔽的架势。

到这时候,汉武帝已经彻底明白了一个现实:他自己已经成了千夫所指的孤家寡人!他能做的就是把责任推给江充等人,取得舆论对他的支持。

汉武帝的这个选择,正合大臣们的意愿!巫蛊事件已经让全国上下一片惶恐,几十万人死于非命,继续调查下去,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丧生,对帝国的安全威胁很大。我相信,大臣们早就得出了巫蛊之祸的结论:刘据不冤!

不过,这个结论不能说,否则又是一场腥风血雨,同时政权必然风雨飘摇。所以,大臣们采取拖延战术,光调查不结案。从《汉书·邴吉传》就可以明确看到这个记载,调查连延数年,查而不决,这就是大臣们大臣的默契,既是对所有人,也是对国家最大的保护。

汉武帝呢,一方面既怀疑刘据,同时又不愿意相信这个结论,大臣们又给了他一个似乎更符合他心理需求的结果,那就这样吧,一面取悦于舆论,一面存而不论,自我安慰。

综上所述,巫蛊案疑点太多,江充并不是奸臣,太子也没有被冤,汉武帝对他们不能以简单的信任两个字概括。其实要我说,这个案子只有一个责任人——汉武帝,巫蛊案的结论,只是后世出于维护统治需要,维护皇权的尊严,硬被弄得面目不清。

标签: 巫蛊之祸 不可能不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