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古代打仗动不动就是数十万军队存在 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时间:2022-04-22 10:54:05    来源:趣历史网    

还不了解:古代打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战争,动不动就是数十万大军,古代打仗真的有那么多人吗?

在古代战争中,动辄便是数十万大军,例如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秦赵出兵多达百万;又如新莽末年“昆阳之战”,王莽出兵42万;再如东晋十六国时期“淝水之战”,前秦出兵多达112万等等。那么,在生产能力相对落后,运输补给能力相对较差的古代,真的能够出动如此多的兵马吗?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分两种情况来看。

情形之一:征兵制下出兵数量极为夸张

典型例子:秦汉征兵制、隋唐府兵制、明代卫所制

古代军事制度中,征兵制和募兵制乃是大军组成的两种主要方式,虽然历代王朝皆采取两种制度并存的方式组建大军,但却均存在一定的侧重点,秦汉、隋唐(中前期)、明代便是典型的以征兵制为主,募兵制为辅。

所谓征兵制,便是国家依靠行政手段强制征集百姓补充大军的制度,其典型特点便是战时为兵、闲时为民,而其典型代表便是秦汉的征兵制、隋唐的府兵制和明代的卫所制。

1、秦汉征兵制

从春秋中后期开始,各诸侯国便开始相继改革田制和军制,从而打破了奴隶不准当兵的限制,开始将兵役扩大至所有男丁。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始普遍推行郡县征兵制,即按郡、县、乡、里等行政体系征集境内丁壮为兵。于是,各诸侯国除了魏武卒、秦锐士等少数精锐部队为职业军人外,战争时期出征的大军大多以征兵制为主,百姓们平时务农,农闲时则要接受军事训练,战争爆发时则应征入伍出征作战。

根据云梦秦简《徭律》和《戍律》的记载,当时各诸侯国主要采取“卒更”、“践更”、“过更”、“赀徭(戍)”和“居役”等方式,确保所有适龄男子全部接受军事训练,从而保证战时国家的动员能力和大军战斗力。另根据《云梦秦简·编年纪》的记载,秦国不仅是普通百姓,就连官吏也要接受军事训练,只有达到一定爵位才可免征。

根据《汉仪注》等史料的记载,战国时期的百姓自15~17岁起役,60或65岁而免。如秦国规定,凡17岁的男子必须向官府登记,申报姓名、年龄、健康状况等,称为“傅”。傅籍后,随时应征,至60岁免役,有爵位者则可提前至56岁止役。

在《商君书·兵守》中,则有“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的记载,可见国家一旦陷入生死存亡之际,基本可以说是男女皆兵,从而达到最大动员能力,《汉书·严安传》也有类似记载。彼时,一旦战争爆发,“十丁抽一”几乎就是常态,而在危及国家存亡的战争中,甚至可以达到“六丁抽一”,乃至“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直到汉武帝后,国家出征才开始逐渐以募兵制为主,至东汉后募兵制开始逐渐取代征兵制。

2、隋唐府兵制

隋唐府兵制其实早在南北朝时便已经开始出现,东魏于“邙山之战”中败于西魏,为了补充兵力,于此后数年内不断收编关陇汉人豪族的乡兵部曲,选任当州豪望为乡帅,后建立起八柱国(大将军)、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又称二十四军)的府兵系统。

后历经宇文泰、宇文护的发展,至北周武帝年间,改府兵军士为“侍官”,将府兵纳为皇帝的亲军,不隶属国。同时,广募汉民入伍,免其服役,只要一人充当府兵,全家即编入军籍,不属州县。军人及其家属居城者置军坊,居乡者为乡团,置坊主、团主以领之。

隋朝建立之后,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十年(590年)下诏,“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自此,府兵本身归军府统领的组织系统虽然保持不变,但却标志着兵农合一的完成。

唐代基本沿用了这一制度。根据《历代兵制》和《唐六典·兵部》的记载,唐初规定,内府即“三卫”“五府”之兵,从二品至五品官家子孙中征集,非高官子弟不得跻身此列。而设于诸道折冲府的外府之兵,“皆取六品以下子孙及白丁(无爵人家)无职役者点充”。

年龄一般在20或25岁以上,56或60岁以下,每3年或6年点选一次,“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唐律疏议擅兴》)。为兵者依均田令授田,免租庸调,并可立功得爵入官。凡出征作战或番上宿卫,须自备一定武器、资粮。

府兵制乃是唐代初期的主要兵制,直到唐中期均田制遭到破坏之后,府兵制才开始衰败,征兵制逐渐被募兵制取代。

3、明代卫所制

在反元建国这段时期,明代积攒了大量兵力,战乱年代一口吃的便可养活一个士兵,可随着天下平定,朝廷要养如此多的大军,却并不是一件易事,为了减少朝廷负担,朱元璋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全国各军事要地设立卫所,正式建立卫所制。

卫所制下,每卫下辖五个千户所,每千户为一千一百二十人,设千户。千户下辖十个百户所,约一百一十二人,设百户。百户之下又设总旗、小旗等单位。卫所官兵于各地开垦屯田耕种,从而实现自给自足,而负责屯田种地的,便被称为屯军,而负责驻守操练的,则被称为旗军,两军定期轮换。

卫所之中,除了京城的上直卫等为皇帝亲军外,各地卫所分别受各省省都指挥使司统领,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从征调发,无事则还归卫所。而为了确保卫所充裕,朝廷还设立了一套军户制度,军户为世袭,且管理颇严格,除籍十分困难,大致上除非丁尽户绝、家中有人成为高官或是皇帝特免,是无法除军籍的。

明代中期以后,虽然由于军士占役,军户大量逃亡,军屯遭到破坏等因素影响,卫所制趋于崩溃,逐渐被募兵制所取代,但明代的卫所制还是一直延续到了明末。

如上,无论是秦汉时期的征兵制,还是隋唐时期的府兵制,亦或是明代的卫所制,庞大的兵力来源,都极大确保了国家的动员能力,除了明代中后期因军屯崩坏导致朝廷需要支付军饷之外,战国、秦汉和隋唐出兵朝廷的负担相对均较小,这便是朝廷动辄能够出动数十万大军的原因。

事实上,“昆阳之战”和“淝水之战”,朝廷之所以出兵数量如此之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从各地抽调大量百姓入军参战。但如此大规模的征调,大军数量固然能够保障,但大军的质量却相对较低,这也是其他朝代很少以征兵制为主的重要原因。

情形之二:虚张声势夸大自身兵力

典型例子:赤壁之战

古代战争中,夸大兵力似乎是个习以为常的事情,哪怕仅有几万甚至数千人马,也敢“号称”数十万大军,这也是导致史料记载之中,动辄出现数十万大军的一个主要原因。

例如《汉书·高帝纪》中便记载,“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也就是说,“鸿门宴”发生之前,刘邦与项羽在关中相会,项羽统兵四十万(本部兵马+诸侯联军),却号称百万大军,刘邦统率着十万兵马,却号称二十万之众。

而古代之所以会如此夸大兵力,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冷兵器战争中,军心士气是影响战局的一个极为重要因素,一定程度的夸大本方兵力,能够起到稳定军心、提振士气的作用,同时也可恐吓对方,打击对方的士气。二是具体兵力难以统计,正所谓“人一过万,无边无际”,这种情况下要统计清楚对方兵力,实在不是件易事。

而夸大兵力的一个典型战例,便是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率军南下,荆州刘表去世之后,刘琮望风而降,后曹操想要趁机消灭东吴,于是给孙权写了一封信。而在《江表传》中有“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的记载,也就是说曹操当时是自称统兵八十余万的。

得知曹操的兵力后,东吴诸多大臣均劝孙权投降,周瑜却对曹操的兵力进行了一番分析,说道,“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

要了解,“官渡之战”时期,曹操东拼西凑才拿出三万兵马,而根据《三国志》和《后汉纪》的记载,曹操击败袁绍之后,虽有七八万大军投降,但袁绍并未予以收编,反而将其全部坑杀。也就是说,“官渡之战”后曹操虽然实力大涨,但大军扩充规模实际极为有限,而“赤壁之战”前西北威胁仍在,曹操必然要留守兵力防御,再加上各地的守军,周瑜所说的“十五六万”其实已经是极限。

曹操南下之后虽然荆州归降,但荆南四郡却只是名义上的归顺,荆州虽有大军七八万之多,但实际上投降曹操的,也就襄阳一带的两三万人马而已。也就是说,刘琮投降之后,曹操手中最多也就十七八万的兵力而已。

此外,“赤壁之战”爆发之时,曹操还令徐晃驻扎樊城,又令曹仁镇守江陵,因此曹操实际上抵达赤壁前线的大军,满打满算也就十万人左右,而这其中还包含有刚刚投降的两三万荆州水军。

其实“淝水之战”与“赤壁之战”极为类似,当时苻坚虽然抽调了各地兵马一百余万,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其实最终抵达前线的还不足30万人。

综上,古代动辄出兵数十万,其实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征兵制下出兵数量本就比较庞大,另一种情况则是源于虚张声势夸大自身兵力。

标签: 赤壁之战 各诸侯国 军事训练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