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清朝皇宫殿外的甩鞭人究竟是干啥的呢?

时间:2023-05-04 11:41:55    来源:趣历史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电影《雍正王朝》中,总有一个人在宫殿外甩着鞭子,这一幕的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含义。类似的仪式在现代也有类似的体现,如大型演讲和部门会议。在这些场合中,会议开始前会有一个人宣布会议开始,这个人就像是古代宫廷中的甩鞭人一样,用话筒或咳嗽声告诉与会者要保持安静,注意听讲。

古代宫廷的甩鞭仪式又称为“鸣鞭”或“响鞭”,是一个非常正式的礼仪环节。虽然现在我们经常在清朝宫廷剧中看到这个场景,但实际上,这个仪式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在清朝时,这个仪式得到了更加规范和严格的要求。

甩鞭人要用黄丝编织而成的鞭子,鞭梢还要涂上蜡,并且每次要甩三遍,每次甩出的响声都要一样,不能高低不一。

在清朝康熙年间,这个仪式有着特定的要求。每次朝会都需要进行两次鸣鞭,一次是皇帝从中和殿出发到达太极殿时,銮仪卫官会高喊“鸣鞭”,于是甩鞭之人就会响三下净鞭。第二次则是在皇帝结束朝会后起驾回宫,群臣退下,会再次响起三次鞭声。

总之,“鸣鞭”作为封建时代的一种仪式,体现了君主专制威权的表现。而在现代,类似的仪式仍然在各种场合中得以保留。

标签: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